九届五次

xz关于提高我省舆论监督效能的建议

2007-02-04    浏览次数:884    返回列表

关于提高我省舆论监督效能的建议

科技界   省民盟  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云飞

 

《中国青年报》9月21日刊登岳建国的文章说,据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发表讲话谈到: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

其实,我国宪法早已明确了新闻监督的法律地位;多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只要讲到权力监督,都要强调新闻监督的重要性。温总理再次作出强调,既向我们提醒新闻监督在监督国家权力中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也表达了中央政府支持新闻监督的坚定立场。温总理在这次讲话中还说,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腐败。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文章认为,要落实温总理提出的这个目标,新闻监督必须发挥自己特有的监督能力,否则,其他一切监督就有可能被打折扣——以最高权力制约行政司法权力的人大监督,如果没有新闻监督的配合,其监督的线索就会减少,其立法的程序就不易真正公开。普通公众对各类国家权力的监督,如果没有媒体这个中介或平台,就很容易被冷落、冷藏甚至打击报复。至于行政权力内部自上而下的“同体监督”、利用法律限制政府越权的司法监督,更是离不开新闻监督做保障。因此,温总理“要高度重视舆论监督”这句话,必须得到认真落实,让其造福百姓,造福政府。

对照温总理的指示,我们山东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第一、隔靴骚痒、中看不中用。细看省内的几家主要报纸,就会发现真正通过新闻实施监督的新闻报道很少。其中涉及监督的事实,大部分不是省内的,而是省外的,甚至是国外的。我经常看着那些对发生在省外、国外的事实慷慨激昂、大发议论,侃侃而谈的监督文章感叹,一方面佩服其目光锐利、分析透彻的监督水平,欣赏其语言简练、修辞优美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也为其生不逢地的尴尬感到遗憾,因为这篇文章如果在发生这个事实的当地发表才能叫监督,才能叫勇气。

第二、监督滞后。有许多监督,不是发生在事前,而是发生在事后,虽然也不无作用,但错误已经发生,损失已经造成,确有事后诸葛亮之嫌。最典型的是发生在渤海湾的“11.24”事件了,这家公司的安全隐患存在多年,但未见一家媒体做过监督性的报道,大多数媒体对这家公司安全缺陷都是在事发后才逐渐披露的。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事发前几天,还有一家重要媒体发表了该公司如何注意安全等等的“重要报道”,可见媒体不仅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提案者曾经几次在群体事件现场给有关媒体打电话,希望速派记者到现场了解情况,但都遭到了拒绝,说有关领导有指示,媒体不采访和报道这类事。有关民生的大事媒体不关心,媒体的监督作用又如何实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三、抄袭网站,不负责任。现在的报纸媒体,比以前真的舒服了,因为每天的网站中有大量的信息。看看网站,感兴趣的,复制一下,大篇的文章就出来了。网站里确实信息量很大,有很多值得媒体去寻觅、去利用和开发的东西。但是,绝不能不负责任地抄袭。你连真实性都不能保证,怎么谈得上监督呢。

为此,我建议:

1、省委宣传部和有关媒体管理部门要认真体会温总理指示的精神。充分运用好我们的众多媒体,使他们成为监督政府、监督领导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以保证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色,尽可能挽救我们一大批高级、中级干部,使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要认为把我们工作的问题揭露出来,会造成我们工作的被动,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哪有中国共产党怕群众的道理?给媒体多一点理解,给媒体多一点空间,鼓励敢于揭露阴暗面的媒体和记者,做他们的“保护伞”。建议设立“舆论监督大奖”,对那些不怕困难、作出奉献和牺牲的媒体及记者要授以最高的荣誉。你想想,光靠纪检这些同志,就是再努力也顾不过来,管不过来啊。媒体和千万记者就是你们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侦察兵、特种部队。爱护他们、激励他们、支持他们去冲锋陷阵,为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2、媒体和记者自身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诚然,媒体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记者确实需要他养家活口。但媒体是一种责任,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媒体要想人民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通过媒体的工作和努力,把政府和人民联系起来。既使政府了解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也使人民了解政府之要求和初衷。既不能明知不说,也不能违背事实乱说,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制造假象,从而加深矛盾和误解。向政府如实汇报群众的想法,发生事情的真相,向群众宣传政府的态度和相关政策,就是媒体工作的基本轨迹。正是在这个轨迹上,媒体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实施有效的监督。

3、政府、媒体、群众之间要有比较畅通和固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建议省委省府建立定期新闻发布制度,建议建立良好的群众信访机制,建议省委省府和各级政府每月设立群众交流日,在这一天,老百姓可以到省委、省府去参观,自由出入各个处室和领导办公室,随意和领导交流。这样做,也许会出现一些问题,也许会有一些困难,但提案者认为,利肯定大于弊,坚持一段时间,必将会使我们的干群关系大大改善,我们的舆论监督渠道大大通畅,我们的干部队伍会生气勃发,我们的事业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