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山东旅游的两点建议
科技界 省民盟 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云飞
这几年,山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了支柱产业。2006年山东旅游业更是大事不断,喜讯连绵:1月19日,韩寓群省长亲自为山东旅游做广告,领全国之先;5月22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这是我省旅游业发展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突出的会议,对于推进全省旅游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9月23日,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曲阜颁发;10月19至22日,首届亚欧会议旅游合作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烟台成功举办;12月26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放宽市场准入、税费优惠、优先供地、加大财政、金融、价格支持力度等政策措施。现在的山东旅游,除了原有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等传统旅游项目外,山东的“乡村旅游”也发展迅速,目前,山东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已有108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6个,总量居全国首位。
但是存在和暴露的问题也不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本提案有针对性地提两点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研究采纳。
1、提高导游的素质。
现在导游在导的时候,常常是荤段子、黄段子不绝于耳。虽然“故事不断”,但这些“故事”不是带黄色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对革命先烈、名胜古迹的解释,也充斥着迷信。甚至在导的时候把毛主席、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和迷信、和神话联系起来。一些导游素质低下、没有“导向”,已经成为旅游文明的“污染源”。
因此,我建议山东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导游的管理。加强管理的方法一是抓教育培养,增加旅游学校的教育投入,逐步地提高导游队伍的基础理论和文化水平。二是抓组织,导游必须有组织、有管理,要有良莠之分的标准,有判别水平高低的办法,有奖勤罚懒、论功行赏的制度。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像我省的公路建设一样,国人一提山东就会说“山东的导游不错”。
2、旅游风景点厕所建设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了,我以前就提过几次。虽然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这几年大张旗鼓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仅去年全省就投入3亿多元,新建旅游厕所300多座,改建1000多座,评定星级厕所近400座,入境游客满意度提升了56个百分点,在一些主要的旅游点,现在的厕所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据提案者了解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厕所数量仍然不足;由于数量不足,导致出现游客只能“随地大小便”的情况。第二是,厕所的质量实在太差。说是厕所,其实只是搞了点简易的遮羞设施。第三是管理不善。有些厕所设备还是不错的,甚至是很不错的。但是由于疏于管理或者就是没人管理,不是设备设施无法使用,就是厕所肮脏至极,臭气熏天,甚至如厕者无法插足其内,只能靠着门方便。这三种情况对游客、尤其是对国外游客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提案者当面听到一个国外游客的反映,他说山东景美、人好,就是厕所太差,上厕所成了旅游过程的一个最担心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必须改进之迫切。
因此,我建议:旅游部门要把旅游景点的厕所问题当做一个“窗口”来抓。第一,对旅游景点的厕所配置要作为审批和评级的标准,不按标准配置的不予审批或上“星”。第二,旅游景点的厕所一般不要追求奢华,但一定要干净整洁。这就必需要专人管理,经常管理。不过要注意“专人管理、经常管理”不可因之导致厕所出现或增加收费的情况,因为现在厕所收费本身已经导致游客的不满了。建议采取其他变通的办法来给管理人适当的报酬,比如给管理人其它服务业的优先权或免税等。第三是要有检查,要有奖惩制度。
我希望,通过这些改进,推动我省的旅游业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