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线贯通京杭运河山东段的建议
科技界 省民盟 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云飞
在九届四次会上,我提了《统一认识尽快开建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新一轮工程》的提案。
提案中我分析了济梁运河现行三级提水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和李殿魁同志提出把济梁运河改造成平底河的优点。在面对南水北调三级提水和交通部门三级船闸航道续建工程均已通过有关部门审批立项,即将进入实际建设阶段的现实,建议省政府召集水利、交通、政协、人大等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和界别的专家、科研人员及有关领导,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花一个星期的时间,面对面充分发表意见。并表示相信,只要大家出于公心,坦然面对,虚怀若谷,谦以待人,畅所欲言,展开讨论,然后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就一定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来。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由于新方案也是以原方案为基点,所以,我想迅速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这样一个真诚的提案却并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响应,事实告诉我,这种企图用真情感化的思路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只能用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为依据,科学地分析和决策,于是我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思索。
经过近一年的思索和调研,我终于认识到原先把恢复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全捆绑在一起,提出并强调航运是借水行舟这种思维定式既是违背京杭运河历史发展事实的,又是违背科学的。难怪总是行不通,而且是越走越感到别扭。
现在清晰,问题的主体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京杭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它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恢复京杭运河全线通航是承袭中国古代文明、把京杭运河沿线建成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国策。它对于疏通南北交通、发展沿线经济文化、联络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使之成网、调节华北、华东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和谐社会,振兴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京、天津和华北用水紧张的国家战略性工程,东、中、西三路调水工程,其功能应该有一定区别。
有了上述的主体认识,如下原则就是明确的了:
1、京杭运河全线恢复通航的原则是大原则。京杭运河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南北大通道,而且是沿线区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全面实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载体。京杭运河还承担着华东、华北地区加湿器和空调器、改善这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任何其他工程都不能损害他主体工程的实现。从该工程的视野出发,南水北调工程若需要其配合,只要不影响其主功能自然可以配合,并且可以借水行舟,顺势而为,但没有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照样要进行,并且一定能够实现。
2、南水北调是借河调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工程,它提出通过京杭运河“借河调水”的实质是“借”,就是在不损害京杭运河全线恢复通航这一前提下利用京杭运河的河道实施部分调水功能。
在这2条原则下,一些具体问题就不难理清是非,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了:例如:
污染问题。由于治理污染既是南水北调的问题,也是京杭运河全线恢复通航,发展经济,全面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所以总体上说应该是一致的。但对于水质的要求可能标准不尽相同。一般的来讲,在现代社会,通过一条河流长途调水又要达到饮用标准似乎是不实际也不会被一般人所接受的,所以,正确的处理应该是:各地的饮用水尽可能用各地本地的水,南调来的水作为非饮用水。如果,一定要是南调来的直接饮用,那建议采用专用管道调水。其实,就是专用管道调水,如不经过处理恐怕也不敢直接饮用。
穿黄问题。调水部门计划把水调到东平湖,从哪里穿黄,你可在梁济运河的适当地段挖专用调水河道,通过泵站扬到东平湖里,分几级提水都可以。但不能对梁济运河主航道实施三级提水机制,从而影响京杭运河的穿黄工程。
依据上述分析,按照南水北调和京杭运河山东段现状,我建议如下:
一、走出济梁运河“三级提水”错误方案的阴影,放弃三级船闸的错误设计方案。
所谓“三级提水”是以现有南四湖上级湖底高程30米为基准通过建立三道节制闸和泵站逐级提高水位,使水进入东平湖。由于设立了三道节制闸,航运就必须相应的建立三个船闸,把京航运河的航道也提升到东平湖水面。这样一来,京航运河穿黄工程就势必只能建天桥渡槽,使运输船舶从滔滔黄河的“天上”通过,这是绝对不行的!且不说工程的难度极大,从黄河防洪、防凌的角度出发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梁济运河设计成三级提水,等于把“京航运河全线恢复通航”的目标永远枪毙。如果此举一旦成为现实,山东和山东的届时领导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坚决不能让其变成现实。现在交通部们跟着设计三级船闸,脱离了山东的自然地理优势,脱离戴村坝──南旺闸的历史经验;而且人为设障,加重鲁西水灾,加大社会运行成本,导致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这样根本性的错误,必须纠正。
二、坚决实施综合效益明显的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
所谓梁济运河的“0级提水”工程,是以南四湖湖底高程海拔30m为基准,往北延伸挖掘梁济运河直到黄河河堤下(考虑南水北调水流生成的需要,实际挖掘时可挖成北低南高的坡度,故延至黄河堤下,海拔为28m左右)。该工程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1、为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做好铺垫。由上可知,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到黄河大坝处,该处黄河河底高程约为42m,所以京航运河到达黄河河堤时,实际已在该处黄河河底下14m处。按三级航道3m水深和净空7m计算,穿黄隧道的隧道上方有4m复土层,完全符合安全要求。这就一举解决了京航运河穿黄的难题。
2、造福黄河以北京杭运河沿线区域。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实施后,水位分别是南四湖──梁济运河水位36m、聊城25m、德州18m、沧州13m、天津9m、北京通县8.2m。所以,其水可以自流到北京通县。2004年山东的水从台儿庄泄入江苏50亿立方米,2005年61亿立方米,2006年至今约1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如果早就完成上述的运河穿黄工程,这些水就会源源流入天津、北京,这些水一方面缓解了淮河水患,另一方面这些水如果能够到达黄河以北京杭运河沿线区域,可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鲁北、河北、天津、北京沿运河地区的社会经济、造福于民,其带来的综合效益是很难用文字描述的。
3、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大大增加了南四湖上级湖的蓄水量。为了提高南四湖的调蓄水作用,这些年来有不少人提出增加蓄水问题,都因为对湖内湖外群众带来的切身利益问题而搁置。现在实施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就一举两得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大大增加了南四湖上级湖的蓄水量,又不存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同时,在山东鲁西南和淮河水系洪汛期间还有效减少了山东南排水对淮海地区水患危害。
4、必要时可引运济黄。必要时还可通过大容量的水泵站把南四湖、梁济运河上的水直接送入黄河,既解决鲁东、鲁北地区的缺水情况,又可以为黄河冲沙去淤。
5、更令人神往的是真正形成了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旅游景区。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使得微山岛、南阳古镇、济宁城区街景、南旺古迹、水泊梁山全部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很大的水上旅游景区,济宁位于水泊湖面中间位置,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运河古都”。对促进山东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6、节钱节地省时。虽然,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会增加土方挖掘工作量,但任何一个搞经济和搞工程的人都不会看不到,这与建设三级节制闸、三道船闸相比,和未来长期航运的过闸工作量相比,和由此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相比,和由此产生的相关管理部门所需的工作量与资金量相比,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绝对是经济的。就算直接的资金投入,以水利部提出的“三级提水”方案为基准,可减少投资约9.75亿元,减少征地4383.5亩。而且,只要组织好施工,工期可大大缩短。
三、坚持济梁运河走向,实施京杭运河穿黄隧道工程。
这几年,我在推动辽鲁蓬旅跨海隧道的同时,一直在积极推动黄河跨河隧道的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京杭运河的穿黄工程提供铺垫。现在,黄河济南泺口隧道和济南-齐河北店子黄河隧道的前期工作都正在紧张地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径10米的双洞跨河调水隧道已经用盾构法开始施工,在千里黄河底下,水要过、车要过,船也一定能和水一起穿过。现在是到了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实施的时候了。这是事关京杭运河全线恢复通航的关键工程,也是京杭运河在山东贯通的关键工程。山东的干部和群众应该为这一承袭古代文明,建设现代文明,造福亿万人民的工程尽力。现在的决策是:按照梁济运河“0级提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坚持走现运河,并在运河与黄河交界点上开挖穿黄隧道,争取在2015年前实现京杭运河山东段全线贯通,2020年前恢复京杭运河全线贯通的宏伟目标。
在新的形势下,京杭运河穿黄隧道的设计应该达到既能输水、通航,又能通车的要求,即洞中航道两边各设计单向通车道,从而形成一个水陆交汇的重要节点。这样在济邯铁路至梁山一段就可以形成晋煤处运的大市场,也成了当地的一大景点,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这1年多的调查研究,我有理由认为,建设京杭运河穿黄隧道技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投资虽然比较大,但由于它的经营性好,回报率高,所以只要放开改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会有问题。
可以期待,一旦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建成,京杭运河全线恢复通航,中国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水系将会形成水网,对于盘活全国水资源,解决我国北方缺水问题和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和谐社会,对于全面实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产生划时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