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济南市交通委员会”的建议
科技界 省民盟 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云飞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和生产力的发展保持适应。只有这样,和谐济南、和谐山东才能建立起来。正是按照这样一种理论,我提出建立“济南市交通委员会”的建议。其理由有:
一、解决“出租车多头管理”的需要
作为一个省政协委员,我接待了多起济南市出租车司机的来访。他们反映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济南市出租车的多头管理问题。
“出租车的多头管理”这种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明显是不合理的。由于这种管理的规定,造成了,经营者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还不够,还必须再到济南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办理相关手续,交纳相关费用。经营者在公用和交通两个部门重复审批、重复办证、重复培训、重复收费、重复审验,明显加重了经营者的负担,损害了客运经营者利益。由于我们的强行规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试问,这和“阳光政府”、“责任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吻合吗?!。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提醒我们的政府和政府领导,要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么明显又明显的问题,难道到今天还不应改进吗?!
二、解决“公交”和“班车”运输矛盾的需要
“公交”和“班车”运输矛盾由来已久。同一线路公交司乘人员与班车司乘人员互相围攻的现象时有发生,2003年12月5日,公交公司116路公交车在越过邢村立交桥时与同线路运营的历城区客运公司职工发生冲突,双方对峙了7天,造成了交通堵塞及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当地公安部门也不得不派出了警力防止事态恶化。这个事件,仅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还有集体上访的,社会反响都很强烈。这不仅影响和谐济南、和谐山东的建设,在信息化时代,这些事件的广泛转播,也十分不利于济南和山东的“和谐”形象。据我了解,济南市的招商引资落后于其它东部省会城市,就有这个因素。
对此,班车司乘人员说,我们本来就惨淡经营,维持着我们微薄的工资,现在公交车突然也来经营我们的线路,他们享受城市交通的很多优惠,又可以多设站点上下乘客,我们则不仅没有这些优惠条件,还要“车进站、人到点”,这不是公平竞争,是夺我们的饭碗,要我们的命。公交车司乘人员说,这是人民的需要,上级的规定,我们只是服从安排,我们有什么不对。乘客则不管这一些,他所感受到的则只是,两边打架,他们乘不上车了,所以,怨气冲天。跑来对我说:你们政协委员管不管?政府管不管?
事情确实如此,当事三方都没有错。因为,目前济南市道路客运由交通、公用两个部门管理,这种部门分割、地域分割的管理体制随着济南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区的不断扩大,已明显不适应道路客运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成为影响我市道路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所以,错在体制!。但这个体制是政府定的,政府没有及时调整体制,使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关系,所以,是政府失职,错在政府。因此,济南市委、市政府必须尊重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声,提出改革道路客运管理体制的措施。
三、构建“省会经济”和“济南都市圈”的需要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构建济南“省会经济”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省会经济”不能形成,整个山东的全面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同时济南又是济南都市圈的核心,核心的社会经济不厚实,如何发射和扩散,如何形成“都市圈”?而“省会经济”和“都市圈”必须有公路、铁路、航空、地铁、轻轨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支撑,当然也包括公路发展中上述济南出租车、公交车和营运班车、长途客车的协调发展。所以,无论是城建局还是交通局,都无法单独完成。区区的出租车、公交车的矛盾都长期解决不了,再加上铁路和航空,岂不闹翻天?!所以,从构建济南“省会经济”和“济南都市圈”的层面上看,成立“济南市交通委员会”更是刻不容缓的事了,何况现在我省青岛已有先例呢。
四、建议:
1、省委、省府鉴于济南市在全省的特殊地位,过问这件事,并责成有关部门,尤其是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建设厅和省交通厅,给与济南市“一城一交”的改革给与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济南市政府应该充分认识解决这个体制性障碍对促进济南市省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花大力气、着力加以解决。
3、以现有的济南市交通局为基础,扩展空港、航港、铁路和管道运输的行业管理职能,建立“济南市交通委员会”。以后,不管你是哪个级别的,不管你是天上飞的、水上跑的还是地上、地下走的,只要是发生在济南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行为,都由“济南市交通委员会”实施行业管理职能。这是大交通管理,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这也是交通管理的最终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整合交通资源,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以安全、高效、便捷、环保的现代化交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我相信,建立济南市交通委员会后,可在全市范围内对道路客运分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市区以内以公交和出租客运为主;市区与各县(市)区之间减少班车客运,为公交车辆创造更广的营运范围和更好的经营条件,逐步发展到以公共客运为主,实现“乡镇交通公交化”;与兄弟城市之间以及跨省客运仍以班车客运为主。积极实施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准的《济南公路运输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中客运站系统的建设规划,加快市区西部段店客运站和东部甸柳庄客运站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区南部英雄山客运站的作用,搞好公交客运与班车客运的衔接,分散长途汽车总站的客流,减轻市内交通压力。逐步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结点,干支相连,长短结合,辐射全省和周边城市的客运网络。对出租客运的管理,在全市范围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法规,控制规模,优化车辆技术构成,提高行业文明程度。从而实现各种形式客运的合理布局和衔接,提高行业整体功能和效率。这种体制,还有利改变目前体制不顺、投资不畅的问题,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交通部门对济南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