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我省矿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这是我在九届二次会议中提的一个事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事关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行循环经济,事关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提案,本人确实认为事关重大、意义深远。遗憾的是未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据我一年来的调查和观察,在我省的经济活动中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现在矿城危机越加明显。因此,我重提本提案,但愿我的“重复劳动”能得到有关领导的理解、唤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矿城问题的严重性。
矿城,是因矿而兴的城市。在我国历史上,矿城早已存在。如被誉为中国“盐都”的自贡,“煤乡”的萍乡等。山东枣庄的煤矿也开挖了很多年,抗日战争时的“铁道游击队”就是不断地破坏日本鬼子的运煤火车而闻名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矿业开发和整个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矿业城市迅速发展,相继建立了克拉玛依、大庆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平顶山、阳泉、淮南等大型煤炭基地,鞍山、攀枝花等大型钢铁基地。我国已成为体系完整、矿种齐全、矿产资源和矿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业大国,我国煤炭、钢铁、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山东省的煤炭、石油、黄金等在全国也是声名赫赫。
矿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矿业城市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约为60%。提供了全国57%的能源、48%的工业原材料和42%的农业生产资料。全国矿业城市所辖人口达3亿以上,全国矿业职工总数达2100万,为全社会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山东的胜利油田,招远金矿,枣庄、兖州、肥城矿业集团,都为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矿业经济衰退,替代产业尚未完全形成,环境恶化,就业困难,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挑战。即使处于成长期、鼎盛期的矿城,也由于支柱产业单一,经济稳定性差,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再加上缺少区位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环境恶化既是矿业城市发展产生的毒瘤,又是矿城发展的一大障碍。矿业开发在给城市带来了财富和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因废石、废水、废气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山东的资源状况已经呈危机态势。就矿产而言,按目前保有储量计算,二、三十年后,我省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2010年以后,绝大多数黄金矿山将面临无矿可采;目前,我省单—铜矿仅邹平铜矿还在生产,2003年上半年资源将枯竭,闭坑在所难免;铝土矿曾是我省优势资源,经过几十年开采,现在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资源已基本采完。金钢石、硫矿、高档玻璃用砂岩、陶瓷土资源依赖外援。矿山的保有储量正在逐渐减少,有些企业面临资源危机。预测在近五年内,现有矿山约有15%因无资源将相继闭坑,更有40%以上的矿山企业将出现资源危机。作为矿城,枣庄的煤炭已经枯竭,往年在山东位居前列的枣庄现在已经风光不再,社会面貌已经落后,经济实力已经退到全省后进行列。肥城矿区则塌陷严重,满目苍痍,严重影响了矿区及其周围人民的生产、生活。胜利油田只能向渤海湾去找油,缺油预警已经响起,大庆油田的情况应该引起山东的高度警觉。因矿业经济的整体不景气,矿工昔日风采也不再了。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矿工收入过去位于各行业之首,现在已位于各行业之末。相当多的矿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源枯竭矿业职工以及矿业企业下岗人员、伤残人员,已经成为社会最贫困的群体之一。由此产生的矿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不到位及就业增大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型城市一般都是由其先天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因而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成为不约而同的思维定式。长期以来,基本上实施的是资源导向战略,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吃矿”能吃多久,无矿可“吃”时又怎么办?
二、“蝌蚪式”发展----矿城自救的唯一选择
针对矿业城市发展规律,有关专家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蚕茧式”和“蝌蚪式”。“蚕茧式”取名于成语“作茧自缚”。意思就是春蚕吐丝作茧,将自己缠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或自己使自己受困。如果矿业城市始终或主要地依赖矿产资源,随着资源越开越少,就会像“蚕宝宝”只靠吃桑叶成长,自身长大了,结茧了,生命也就完结了。另一种是“蝌蚪式”。青蛙的幼年时期是蝌蚪,生活在水中,靠尾巴运动,生命靠水及吞食水中微生物等维持。等到身体慢慢长大,单靠喝水、吃虫已不足以维持生活和生命的需要,只得迫使自己逐步发育长出四肢,发愤变革,勇敢地跳上岸去,变成青蛙,既吃虫,也吃草,必要时也可以回到水里继续喝水,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矿业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以“蚕宝宝”为戒,不要作茧白缚,而要以小蝌蚪为榜样,自觉地、主动地割尾巴,适时地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接续产业,走向陆地,既“吃虫”又“吃草”,向综合性城市迈进。
三、建议
1、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历史上矿业城市相对都封闭,是造成观念陈旧、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矿业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国家的支持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支持自力更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没有一个开放的思维方式,实现城市的转型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应转变观念,首先由资源依赖开发导向转变为市场开拓导向,由单纯依赖本地自然资源转变为利用市场资源。其次,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矿业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配置资源,对成长期、鼎盛期、衰退期的矿业城市分别制定科学合理的接续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第三,应加快改革进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稳定;调整矿业政策,尽快建立反哺机制;加速建立调节机制,使政府和企业职责分开,各司其职。
2、经济转型,发展接续产业。
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实施城市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不是将矿业城市转为非矿业城市,而是将单一矿业经济转为多元经济型城市。要充分注意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矿产发展的产业链、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接续产业,一要多元发展,延长城市发展的产业链,即发展非矿产业,从单一型经济向综合型经济发展;二是科教兴城,用高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矿城的发展必须向市场靠拢。矿业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新上生产项目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要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增加和完善城市具有区域优势的服务项目、基础设施。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