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待上访群众的建议
尽管我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尽管我们的GDP保持2位数的增加,尽管我们的大酒店里莺歌燕舞,尽管小汽车、尤其是私家小车迅猛增加,但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事实,上访群众有增无减。我们经常看到在省委、市委的门口,省府、市府的旁边有一群群的群众聚集,有的拖家带口,有的疲惫不堪,看着他们,我的心就沉淀淀的,也许当时我正去赴宴,可到这个时候,我就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我的眼前总晃动着这些上访群众期盼的眼光和疲惫的身躯。
据我了解,我省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为主动找我反映上访多次问题未获解决的就有一定数量。仔细分析,上访问题不能很快解决的原因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信访部门对上访群众感情不深,办事拖拉,群众上访的材料往往不能很快到达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的手中,造成群众的对立情绪,甚至激化矛盾。
第二类,是信访部门恪尽职守,材料很快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手中。是领导和负责的部门认识和行动不到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激化了矛盾。我曾经和我省有关权威部门专门负责信访工作的同志交谈过,没想到他比我的牢骚更大,他说:我都已经伤心的麻木了,可我有什么办法?!如果说,上访群众的材料到不了领导的手中,则我们根据上访材料写出来的材料、挑出来的案件绝对到了领导的桌子上。我们希望领导马上批复,以便我们开展工作,然而也常常是音信渺然。
第三类是,领导及时作了批示,有关责任部门因为自身的利益,或阳奉阴违,或虚报情况,或拖拉不办,造成问题激化。由我亲自经手,当面交给韩省长的有关管玉霞博士在烟台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上访材料,韩省长迅速作了批示,烟台市委、市府态度也很明确,但在某些很有背景部门领导的作梗下,至今问题得不到解决,现在管博士已经带着“问题”离开了山东,受聘于福州大学。此事已经在北京和福建产生了十分不利于山东吸引人才的负面效应。一想到此事,我就感慨良多,十分负疚。
前不久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上,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提出,根据一系列典型案件的查处来看,群众越级集体上访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信访举报工作中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新动向。中纪委副书记张惠新说:长期重复上访事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问题、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领导干部失职失察问题,特别是那些有组织策划的上访事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尽管有的越级集体上访的群众情绪激烈、言行过激,但事实证明,群众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是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的。因此,认真查办越级集体上访背后存在腐败问题,是稳定群众的一个根本途径。
对群众上访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一再提醒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政策,必须努力把问题处理在当地,必须加强协调配合。最近,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当前部分地区群众进京上访增多的问题,做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部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加强对群体性上访事件处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一次群众上访问题积案排查专项治理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为此,我建议:
1、向省人大、省政府信访办派驻省委纪检组,赋予特殊职能。该纪检组有权查办群众信访所涉及的所有腐败问题。
2、在省政协也设立信访办,具有和省人大、省政府信访办同样的职能,除了向省委及时通报社情民意外,也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
3、增加信访办的人员,提高信访办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首先是“三个代表”的理念。像三联这样一个企业尚且能做到“顾客是上帝”,“不管有没有理,谁与顾客吵架就扣谁的工资”,我们党和政府的信访部门难道还做不到热心接待信访群众吗。
4、建立信访专门网站,专门的电子投诉信箱,提高群众投诉的效率,增加群众投诉的渠道。同时完善接待和应答机制,尽量做到信访透明化。让投诉者知道自己的投诉如何投递、如何处置。
5、对事关法院、检察院等独立行使权力机关的投诉,更要及时处理。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山东法制环境的化身,是保证我省安定团结的主要屏障,及时洗清他们身上的污点和解除他们的怨屈或消除群众对他们的误解都有利于我省司法机关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他们最容易失去监督,目前,似乎“阳光政府”、“政府提速”都触不到他们。对政协、政府的态度和意见他们也不大在意,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司法部门的态度明显不如政府。因为,只有省人大的个别部门和省委有关部门才能真正制约他们,使他们有点顾忌。
6、建议设立信访招待所。对上访的群众的住、行等给以适当的、人道的安排。要使他们感觉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党是“三个代表”的党。我们不是不管他们,而是怎么管的问题。向他们解释解决问题需要调查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要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有地方讲理。同时使他们懂得应该讲理,以理服人。
总之,我深切地建议并希望,人大、省委和省政府的信访及有关部门和领导,一定要摆正位置,善待上访群众。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变坏事为好事。通过和上访群众的交流,通过认真阅读上访群众主动送上门来的材料,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安定团结,全民一心,早日建成“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