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一次

改变公路运输滞后于公路建设状态

2006-03-16    浏览次数:2784    返回列表

关于改变公路运输滞后于公路建设状态

的几点建议

山东的公路建设驰名国内外,山东的公路运输业也发展迅速。但相比下,山东公路运输的发展从整体上却落后于公路建设很多。其具体表现有:

1、行业的管理理念有偏差。过于注重市场准入,又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控制不住,控制不好

2、行业发展环境较差。无照、无证经营的“黑车”、“黑户”数量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并存在欺行霸市、严重违规经营等现象,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旅客、货主、车主的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

3、公路运输行业管理队伍人员素质欠高。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行政审批层次、环节较多,审批受人情网、关系网影响很大。这就使得企业被迫或满足于低水平的竞争,导致企业技术进步缺乏企业参与的基础和推动,使技术进步动力机制不强,公路运输整体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甚至出现集约化、规模化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逆向淘汰。

因此,我建议:

1、变一变行业管理观念。我国现行的公路运输行业管理体制是在运输市场开放后,为加强运输管理而建立起来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数量的发展。实践证明,由于单车、单户经营形成运输能力较为容易,且获利效应驱使民间投资热情较高,公路运输紧张的状况很快得到缓解,不过运输管理部门也很快面对经营过份分散、效率较低和规模较小的企业经营局面。据统计,2001年,我国平均每个运输经营企业(业户)拥有运力仅1.4辆,货车的车吨年产量仅及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1/10左右,跨地区的网络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而管理部门未能及时改进单纯的市场准入审批方式,没能在运输能力供过于求的初期,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优化配置运输资源,造成现在的局面。因此,现在应该刻不容缓地更新公路运输发展思路,通过市场手段优化配置运输资源,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使我国公路运输依托技术进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改一改行业发展氛围。讲白了就是要有一个公正、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运作和竞争环境。这必须通过改进公路运输的管理方式,通过有效的行政监管机制的建立,通过公路运输从市场空间的扩大和市场规则的完善来实现。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路交通管理体制,要彻底打破行业保护和地区分割与封锁。

3、提一提行业人员素质。首先要提高全行业人员的学历水平,“知书明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书读得多一点,素质、气质就会上去。学历是反映书读的多少的一个客观标志。应该通过提高录用标准、在职培养等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其次要依据工作性质和岗位的不同,进行多种性质的轮训、培训、竞赛等手段,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整体的、各个层次的、各个方面的人员内在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就能制订出科学的公路运输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代表增长方式转变方向的企业的发展;就敢于打破地区格局和市场封锁,突破关系网和人情网的包围,保护跨地区、网络化、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集约化、规模化企业经营组织的大力发展就;还善于通过新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经营模式,利用新装备、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开发经营高速公路客运联网、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城市配送等,推进公路运输产业的优化升级。

4、抓一抓创新和科技。“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是对创新的高度概括,既反映了创新的重要,又给各行各业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山东的公路运输管理也应该抓一抓创新。要加快形成完善的公路运输技术创新机制,要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以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为技术支持手段,加快高速公路客运网络化经营与组织,实现全国高速公路客运信息联网服务。并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GPS系统、运输企业ERP等技术发展为重点,促进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