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中韩海底隧道设想浮出水面

2009-12-13    浏览次数:1001    返回列表
投资80万亿韩元连接山东威海和京畿道平泽
中韩海底隧道设想浮出水面

  □  段海涛                      

  

  “大好事!山东首当其冲将受惠于这个大项目。”山东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许云飞,在得知1月16日韩国京畿道政府向总统职务接收委员会提出了建设连接韩国西海岸和中国东海岸山东省的海底隧道方案的消息后表示,“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可以同时进行,双管齐下,以达到最佳效果。”

  

  3套方案

  

  在16日提交的方案中,京畿道政府表示,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各国主要投资地。中韩贸易交往日益紧密,物流、商品流通等领域依存度不断提高,但目前两国之间的物流运输主要依靠海运,存在着速度慢、受天气影响大等不利因素。“虽然方案尚处于设想阶段,但有充分的研究价值。”一直呼吁打通中韩间海上通道的许云飞说。

  据了解,京畿道政府制定了3套方案——仁川至威海(362公里)、平泽至威海(374公里)、群山至威海(380公里)。而各方分析也认为,港口靠泊条件较为突出和较容易建设物流基地的“平泽至威海”方案最为可行。

  投资巨大及耗时漫长,是海底隧道项目的最大困难。据初步测算,若选择平泽至威海方案,则总工程费用将超过80万亿韩元(约合6557亿元人民币)。由于进行海底隧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对海底地质开展长期调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该隧道预计耗费20多年时间完成。

  据记者了解,此前关于中韩海底隧道的最新进展是,在2007年11月份我国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与韩国交通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研讨会上,两国交通运输专家展开了关于隧道建设的前瞻性讨论。但由于两国政府都未就该项目发表官方评价,项目的命运仍存较大变数。

  

  与铁路轮渡并不矛盾

  

  许云飞指出,无论从费用还是从耗时看,“海底隧道”方案都不如此前两国热议的“海上轮渡项目”条件成熟——后者所需投资不到30亿元人民币,2010年左右就可通航。“由于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让铁路轮渡项目先建成通航。”

  许云飞1992年就提出建设中韩铁路轮渡的设想,并在任山东省政协常委期间不断对此进行呼吁,山东省领导曾对该倡议作过批示;2005年省发改委发布的《胶东半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也把这一设想纳入其中。

  在许云飞看来,这标志着铁路轮渡项目已经由学者讨论阶段进入领导决策阶段;而2006年召开的中韩国际物流研讨会,就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的充分研讨,则可看作实质性运作的开始。

  许云飞说,威海、平泽都在建设港口,若建设跨海轮渡,只需增建一个码头即可,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投资。对于跨海轮渡项目的资金来源,许云飞说,他曾经和韩日两国的企业界人士有过接触,不少人对争取做项目的投资方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而国家开发银行也有意提供工程建设所需资金。

  

  宏大设想 山东受益

  

  许云飞认为,山东半岛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开发区,但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并不理想:小型投资多,大型投资少;韩国和东南亚投资多,日本和欧美投资少。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山东目前的交通运输还不适应国际经济合作与往来的需要。

  开通山东至韩国平泽间的火车/汽车轮渡,并扩大到釜山港和日本的福冈,在欧亚大陆桥上跑的火车都可经山东过海,直入韩国、日本。而中韩海底隧道建成后,再配合正在酝酿的韩日海底隧道,日本、韩国的汽车可以直接进入山东的高速公路网,并经该网络与整个中国连通,中韩日三国将有望在经济上整合形成一个大市场。“这样一来,就可使山东成为国际综合运输的中心枢纽,外资就会滚滚而来。”许云飞说。

  据京畿道政府预计,中韩海底隧道的修建将为韩国带来70万个就业机会,这其中不仅包括修建隧道的大批工作人员及其配套服务,更包括隧道修通后产生的物流、地面服务业、边检等多个方面。“作为隧道西入口的山东,因此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绝对不会少于韩国。”

  此外,中韩海底隧道一旦通车,预计每天都会有大批中韩日三国居民出入威海,这无疑将给胶东及整个山东带来大笔的旅游收入。同时,由于运输的进一步便利,整个山东半岛必将吸引大量对韩日市场、原料、配件设备高依存度的企业入驻,山东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必将大幅度地提高。

  许云飞认为,由韩国提出计划可以打消我国政府的很多顾虑,中方尤其是山东政府,应以促成线路建成为主要目标,“其他都不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