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现代交通报发表记者徐梅文章:“定位”勾画山东交通发展新方向

2008-07-10    浏览次数:3093    返回列表
    2008年7月10日,现代交通报在3版发表记者徐梅撰写的:“定位”勾画山东交通发展新方向。这是对我最近本网上贴出的《2006年山东交通发展在国内国际定位分析》一文的读后感。尽管文章还不能完整地展示该文的内容,但还是抓住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东西,因此值得大家一读。有兴趣者可以阅读以下网站。
      也可阅读下面的复制文本:
 
    经过2个月的数据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工作,凝结了许云飞大量心血的论文《2006年山东交通发展在国内和国际的定位分析》近日发表了。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记者认真通读了全文,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交通科研人,许云飞在前几年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体系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记者认为,这次定位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的国内、国际指标评价体系都是科学的、前沿的、富有创造性的。而定位分析的结果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
    在1995年到1999年阶段,山东交通呈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全国第4一下跨到第2;从2000年后,山东交通一直处于第3位,先在江苏、广东之后,后又在浙江、江苏之后,而且和前两位始终有一定距离;山东公路网的规模大、等级高,基础设施好,货运和环保也很不错,在全国交通发展中名列前茅名副其实。然而山东的运输,尤其是客运相对较弱,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山东交通发展状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国际视野来看,山东省和中国仍处于同一水平,滤除了人口和面积的影响,2006年的山东交通发展效率和状态落后美国19年,落后韩国20年,落后日本34年。
    ……”

    以上是定位分析的部分结果,已经向人们揭示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它不仅清晰地展示了山东交通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形势,同时,还对今后山东交通发展的诸多问题指明了方向……

输能力滞后,五种运输方式缺一不可

    在交通发展现状国内定位分析的13个指标(路网技术可比里程、路网面积人口密度、路网高速可比里程、高速公路地市级城市网化度、行政村通达率、好路率、绿化率、汽车面积人口强度、客运量人口面积强度、客运周转量人口面积强度、货运量人口面积强度、货运周转量人口面积强度、每万辆汽车事故死亡人数)中,山东的“客运周转量面积人口强度”和“客运量人口面积强度”分列第10位和第7位。“这表明,山东的运输,尤其是客运方面相对较弱,运力与人口严重不对称。这一方面当然和很少有水运客运有关,但是铁路建设的滞后、公路站场建设和服务设施产生制约,长途客运发展还很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对于五种运输方式,许云飞强调:目前来看,山东的水路客运主要集中在烟大航线、中韩航线,其他的几乎没有;内河运输更是被一座座低矮的路桥、灌闸封锁,复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在不断发展公路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忽视了水路运输不占土地、环保、运量巨大的优势和潜能。对此,许云飞表现出了他的忧虑和期盼,“对山东来说,京杭运河山东段、小清河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于铁路建设的滞后性,许云飞分析说,“看看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就知道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发展程度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什么时候买火车票也像买汽车票一样方便,才表明铁路建设发展达到了适应。而目前山东的铁路线路仅有几条,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一般来说,铁路的运输能力主要受路线长度和速度两个因素的影响,以胶济线为例,如果由双轨变为四轨,那运输能力将相应提高1倍,另外火车提速也能相应提高运输能力,但是路线长度和速度二者并不能完全兼容。”

    “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这种运输方式所带来的运输效率的提高是极具诱惑力的,但是目前山东在这方面基本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虽然公路运输占客运量的比重很大,但是运输组织和运输效率的滞后是其必须关注的问题。所谓的运输组织就是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如GPS)合理调配车辆,减少车辆的空载量、提高实载率;合理调配快车、慢车,减少车辆损耗;同时服务设施应该及时配套、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也应加强。”

值得期待的山东交通未来格局

    根据许云飞的描述,理想的交通运输格局应该是乘客凭借一张票或者一张卡就能在道路运输、轨道运输、航空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实现零换乘和无缝衔接。这种运输格局其实就是交通一体化,需要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之间的界限才有实现的可能。在美国,统一的大部制的行政机构设置使得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可以进行运力的通盘考虑;交通各行业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抱着为运输市场服务的心态,融入到合作统一的运输机制当中。而目前的中国,铁路由于改制的原因尚未融入到大部制中,因此在建设时无法在铁路、公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之间进行真正的通盘考虑;另外,运输市场也并未实现观念的转变,并不认为运输业给运输对象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运输行业之间也不是一种公平、合作的机制,许多措施(比如挂靠)在实行中渐渐偏离了初衷,成了攫取利益的手段。而作为政府,尤其是服务型政府,对危害到公共利益的行为,应该及时出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的过度操作,更不能所有的行为都用经济利益来衡量。

    “目前京沪高铁山东段、太原至青岛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和筹划过程中,相信它的建成能让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青烟威形成轻轨网也让人充满期待,因为它所带来的运输效率的提高将是公路运输无法比拟的。在水运方面,虽然目前烟大轮渡与滚装船在客运市场存在竞争,但不可否认的是,低廉的运输成本将使得它和中韩铁路轮渡一样吸引更多的客源,缓解运输压力。”对目前的几项大的交通建设项目,许云飞表现出了极大的期望。不过他更希望未来的山东交通还能有更大的作为,“其实如果日照到菏泽线能够大力发展铁路客运,对于运输能力也将是不小的提高;济南应该也有条件形成轨道交通网,假如从济南市到长清大学城、平阴、章丘、商河形成轨道交通网后,明显低于汽车油耗的票价将吸引更多的人放弃开车,汽车数量上的减少,不仅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而且将大大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恢复内河水运的建议我已经提过多次,真的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