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民意变提案,提案今落实“十里秦淮”现泉城

2007-05-09    浏览次数:1462    返回列表

民意变提案,提案今落实“十里秦淮”现泉城

   护城河正式通航,是对济南泉水认识上的提高,咱们的‘宝泉’不仅可以欣赏,在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泉城文化,展示济南风土人情上都有很大利用价值。”

   4月29日,看到护城河通航了,许云飞委员感到由衷的高兴。

   从一位老人的“通航梦”到委员提案

   去年,本报曾刊发过一位董兰田老人的“通航梦”报道,董兰田老人在构筑自己的“通航梦”上,对环城公园的船坞、码头位置、水闸位置,包括对游船和水面的清洁都作了详细的计划。今年2月通过本报记者的介绍,董兰田老人将他的“通航梦”传递给了许云飞委员。许委员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之后,许云飞委员向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建设济南“十里秦淮”的建议》的提案。

   打造泉城版的“十里秦淮”

  “济南号称泉城,水是济南的脉,泉是济南的魂。现在的济南,就像一位身藏珍珠的少女,一旦将那美丽珍珠串起来挂在胸前,必将容光焕发,光彩照人。所以,济南完全可以借鉴南京建设的成功经验,先实现护城河环线、大明湖环线通航,用通航的济南河道,经过综合整治、开发,打造体现泉城文化特点的‘十里秦淮’。”

   许云飞委员在提案中建议,连接护城河东线、南线的任泉、白玉泉、黑虎泉、五莲泉等名泉和解放阁、泉城广场,以及西线的趵突泉群和五龙潭泉群,北线的大明湖等景观。并结合大明湖景区、芙蓉街、珍珠泉地区等传统街区改造,综合规划、开发环城河沿线。届时,游船可以经大明湖码头、趵突泉码头、黑虎泉码头环游护城河,经东西泺河入小清河。向东挥桨,游历华山万亩荷塘后登岸,再攀丘处机华阳宫。实现济南城市品位的提升,拉动三产发展。

   提案引起了济南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济南市园林局、规划局对护城河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围绕河道通航条件及相关控制规划进一步深化、细化方案,完善成果,为规划管理控制提供可操作性意见。

   按照政府规划,首先对环城公园南半部实施通航,行船路线东起解放阁,西至五龙潭公园东门,水路全长2700米,沿线设船坞、旅游停车场、船站,其间改造艺术墙面、拱桥顶面等景点。通过铺平河道、抬高河岸、迁移防洪闸等手段对河道进行改造,丰富园林山石植物造园艺术和城市泉水的内涵,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情趣,带动泉水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周围老百姓得到实惠。4月29日,济南护城河实现了游船通航,共8艘游船,每隔30分钟发一班。每天首航时间是早上8点,4月至10月,每天的末航时间为晚上9点,11月至次年3月为晚上6点。游客乘船畅游护城河,游览黑虎泉、泉城广场、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等景点,体验“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行”的感觉。

  通航后要加强监管

  “这个工程正在进行,我感到很高兴,但是,我对提案的落实情况是基本满意,为什么不是非常满意呢?我担心的是,这个规划是否长远?规划是否先进?将来会不会留下遗憾?这是我心中的一份忧虑。”许云飞说。

  护城河的生态系统原本就比较脆弱,通航后,更有来自游船的干扰,甚至游客的污染。通航后应当多种植些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如花叶芦竹、水枝锦、芦苇等,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给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避免因通航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开发时应当注重突出重点、综合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切忌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旅游项目,而是集污染防治、城市绿化、疏通交通、商贸开发、全民健身、文化旅游、社会治安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通航后,问题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问题、服务态度、对水质的影响、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等都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要适当的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要积极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善待来之不易的护城河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