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试论如何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许云飞青岛交通发展研究成果(四)

2023-12-18    浏览次数:969    返回列表


试论如何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

辛  颖1,刘瑞元1,许云飞2

(1. 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青岛  266100 ;  2.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济南,250000

摘要二十大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并且鲜明地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那么,交通如何走这必由之路?交通如何发挥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就为此而写。本文在研究新发展理念重要意义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后,提出了必须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论点。然后从探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内涵入手,按“政策依托”、“关键工程”和“具体举措”,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最后落脚到可以落地的具体项目和举措,全面、系统、可操作地回答了如何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命题。文章本身就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力求在简洁的基础上,给人以新的启迪。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发展;交通创新发展举措。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十字方针”。该新理念是习近平主席在总结我国建党94年和建国将近70年的发展史、斗争史基础上,于2015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它为我国的高速、高效、高质发展指明了强劲的方向、提供了决策的思路、谋划了实施途径和方法,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最近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必须牢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于是,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要偏离我国发展壮大“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而又关键的问题。

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交通行业必须走这一“新时代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纵观国内交通系统的报刊杂志、新闻媒体,虽然对新发展理念的意义、内涵等有了比较多的文章论述,但是,对交通应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如何才能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却少有专文论述。特别是,对居于新发展理念首位的核心---“创新”,强调不够,对习主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话语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提出了“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这样的口号。这个口号,一方面指出交通发展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一条红线,贯穿交通的一切工作,贯穿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创新”,和二十大提出的“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呼应。

提个口号不难,难的是必须让大家、尤其是全国亿万交通人觉得这个口号有用、能用、管用。为此,本文作者们在调研、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益于交通系统解决时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途径、新技术、新方法。虽然郁于篇幅,不能在本稿完全铺开描述,只能言简意赅地点一下,但相信一定会对那些正筹谋交通如何落实“二十大”精神,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好新时代我国交通发展壮大必由之路的干部群众有启示之裨益。

1  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内涵

1.1   “创新是建成交通强国的驱动力

居于新理念发展首位的“创新”,是交通发展驱动创新的第一要领。因为,我们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砥砺前行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借鉴。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想要建设交通强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困难巨大。因此,交通的发展只能创新前行。

另外,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对我们卡脖子,竭力遏制我们的发展。严峻的事实教育我们,只有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才能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1.2  “协调”是解决交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交通创新,必有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因考虑不周造成交通发展顾此失彼的问题。因此,协调是必须的,是解决交通发展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交通发展,不可避免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会发生矛盾。例如,交通和国土资源部门、环保部门、金融部门、内外贸部门、公安部门和地方的行政部门等,都会产生矛盾。其次,交通行业内部,如东西部交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本区域内各个部门、各个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五种运输方式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协调加以解决。

1.3  “绿色”是交通发展重大而又长期的任务

绿色发展,是习主席一直反复强调治国理政的重要问题。20209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而根据中国工程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项目组的测算,2019年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1%。因此,交通碳减排、绿色发展,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是交通发展长期的任务。

1.4  “开放”是释放交通潜力的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发展、尤其是交通基础建设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也出现了交通行业技术、人才的冗余。因此,我们国家交通行业的潜力亟待释放。而释放我国交通潜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开放。我国的交通行业不仅应该从思想观念上开放,还应该从技术、工艺、人才上开放,我们交通行业的企事业应该走出去,释放我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潜力,通过交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助力全球交通发展。

另外,交通的开放,还应包括国内的开放。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交通对西部落后地区的交通发展施以援手,开放自己的技术、人才,帮助西部地区的交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1.5  “共享”是实现“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途径

习主席指出: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当好先行。由此可见,人民满意交通是交通发展的目标,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是交通发展的宗旨,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是实现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途径。交通是不是由人民共享,将是检验我们发展的交通是不是被人民满意的的主要标尺。

2  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政策依托 

2.1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是行动纲领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 、着眼全局 、面向 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9 年发布的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以下简称  « 纲要»  ) 是落实 这一重大决策的重要文献。 整个文献用新发展理念这根红线 贯穿,  并且就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都提出了纲领性的描述。他是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2.2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行为指南

2019年《纲要》发布后,2021年又发布了«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 以下简称  « 规划纲要»  ) 。该重要文件 是落实交通 强国建设的具体规划,通读全文不能发现,《规划纲要》完全按照习主席的新发展理念展开,全文充满了“创新”,尤其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综合立体”和“统筹”、“融合”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新提法、新规定,是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名副其实的行动指南。

3  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关键工程 

3.1  实施铁路、公路线位统筹和断面空间整合工程

《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节约集约利用通道线位资源”,“促进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减少对空间的分割,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还特别指出要“推动铁路、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的线位统筹和断面空间整合”。因此,判断一个地区是否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在修一条路、架一座桥、建一个交通枢纽的时候,是否考虑几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空间布局。

3.2  实施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统筹工程

《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加强综合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统筹,提高通道资源利用效率”。在交通通道发展规划中,除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统筹规划建设外,还应该同时做好和通信、能源、电力、水利等部门的协调,实施综合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工程。

3.3  改扩建既有交通通道逐步实现“综合立体”

交通大部制的实现时间较短,原有的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实行“综合立体”,完全打破原先的藩篱和惯性还需较长时间。因此,《规划纲要》规定:要“用好用足既有交通通道”,要依托现有的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城市道路和县乡道的空中、两侧和地下的线位资源,规划建设铁路、轻轨、地铁、货运专用通道和慢车道、人行道,有效缓解交通发展征地难的问题。

4   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

4.1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四好乡村路”建设

很多山区公路依靠开山凿石修建,若要扩展,工作量、土方量、投资较大。采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可采取多种创新思路。把原路改成综合立体。根据《规划纲要》中综合立体交通通道建设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原来单一的改成“综合立体”。下层走车,上层行人。人车分开,既节约资源,又提升安全。建设多种多样的“空中县乡道”,既解决道路资源短缺问题,又可缩短距离,提高速度。只要设计科学合理、多重保护,不仅投资规模可控,而且安全、可靠。

依据路况和地形的实际情况,建设若干车辆“交车岛”,以方便相向行车的交车安全。可设置智能红绿灯,在路窄,无法交车的路段设置智能信号灯,通过红绿灯的智能调度,使双向车辆分时畅通行驶。用两栖公交解决水网地区建路难题。“两栖公交”既可以在岸上开,也可以在水上行,如图1所示。在水网地带发展“两栖公交”的设备、投资可能较大,但综合投资较低,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图片1.jpg

图1   “水上公交车”

交通数字化解决农村客流不易控制问题。针对农村客运客流不好掌握,需要车时没有车,有车时又没有乘客问题,我们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程监控农村公路网,数字化管理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乘客出行需求,灵活配备大小不等的各型车和灵活设置停车点等“交通数字化”办法,就既可方便农村人的出行,又可提升农村客运的实载率。

4.2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对拥堵点非常明显的城市,可在这些拥堵点建设办公室设计、车间制造、交通量低时建设的“全钢立交桥”和全钢高架路解决。这种立交桥和高架路建设期短、质量保证、施工不影响交通,维修、养护、拆卸、改进都很方便。

对拥堵区域非常明显的城市,可采取增减快速通道或高架的上下匝道来解决。对拥堵区域,增加上高架的匝道,减少下高架的匝道。一方面,让车流迅速驰离拥堵地区;另一方面,把车流引向不拥堵的地区,以平衡区域交通流。

对交通拥堵但道路布局横竖规整的城市,可以规定汽车牌奇、偶号和行车方向挂钩的办法缓解。譬如,该城市有东西方向平行的道路AB。我们规定车牌奇数号由东向西行驶必须走A道路,由西向东行驶必须走B道路,偶数号由东向西行驶必须走B道路,由西向东行驶必须走A道路。他既没有由于规定奇偶号限行给有车人带来不便,也没有因为实施单行线导致道路使用率降低问题。南北竖向道路,可同样、同时采取该法。

对拥堵点发生在上下匝道的城市,调整匝道落地点,使其和地面道路的红绿灯错开,减少对地面交叉口车流的干扰。

 对收费口拥堵严重的城市,用门式智能无人收费口。该收费口,所有的车只要按照限定的车速通过一个龙门架,就可以实现收费功能。

4.3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港口做大做强

 建设跨越城区的全钢、全封闭铁路专用空中廊道铁路专用隧道。不仅实现了“铁路进港”,而且可以把对城市的尘埃、噪声减少到最低。通过巧妙的外形设计、装饰和灯光配置,甚至可以成为城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设内联港口外接快速通道的新型园区,一些建设较早的港口,物流园区与货运场站不仅分布散乱,而且和居民区互相交错,使得集疏运货车和居民出行的人流、车流交叉,相互干扰,造成道路的严重拥堵。用新发展理念统领的创新解决办法是:选择对城市交通及城市居民影响小的地方,集中布设货运场站及物流园区。这种园区既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网无缝连接,又通过如下图所示青岛前湾港创新的“空轨技术”和港口直接相联,如图2所示。

图片2.png

图2 港口空中轨道

强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水转水,对能够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坚决走铁运;对有方便水路可以通达的货物尽量采用“公转水”和“水转水”。

4.4  用新发展理念提高民航的安全性

设置飞机智能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第一,能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机舱内所有乘客和乘务人员的活动,并能依据每个人员的信息资料智慧地对他的活动做出预判。一旦出现“危险”行为,系统会及时向安保人员发出提示;第二,系统能够根据需要,激发预设的设备、设施,对危害飞机安全的人或行为进行智能处置;第三,系统自动地把整个过程即时传输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并能全过程记录和保存为“资料”,该“资料”和黑匣子一样,不会因为飞机失事而损坏。

研发客舱和机舱可分离的飞机,如图3所示。这种飞机如果遇上飞机动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客舱脱离,通过降落伞着地或者着水,其安全性会比现在的强行迫降提高很多倍。

图片3.png

图3 可分离式飞机示意图

研发使用不易爆燃的飞机动力源,很多飞机其实已经降落到地面,但是因为爆炸而造成重大伤亡,其原因就是汽油易爆的特性所致。这就为我们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用不易爆燃的物体替代汽油为飞机提供动力。

 研发安全坐椅,这种“安全座椅”不仅可以迅速启用,而且具有防撞、防火和入水时能够起浮功能的“包裹”把人“包裹”起来,必要时还能打开预设的降落伞。

4.5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机场选址

机场建设必须遵循少占土地或不占土地,不扰民,不影响城市空域,战争时尽量减少城市和居民损失等原则。因此,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寻找城市附近适宜的山,削头平谷建设;港湾城市、水网地区尽可能利用海面、水面或靠海、靠水建设;平原地区建机场也尽可能不占耕地,根据地形地物科学巧妙设计。另外,要注重兼有飞机起降功能的高速公路建设。

4.6  用新发展理念研发快速节能高铁

 飞机的起飞时速一般为200~300 km/h,而高铁的时速已经达到了这个速度。所以,在每节高铁车厢顶部的适当位置设置机翼,就一定可以使高铁获得一个升力。这就启示我们,只要通过科学地设计,使得这个升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并在底部设置一个防止车轮脱轨的装置,就可以使高铁在同等车速下节能,或在同样电能驱动下提高速度。这种设计既有了磁悬浮大大减少摩擦力的优点,又克服了磁悬浮投资大、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缺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改进对原有的铁路设施设备变化很少,甚至是完全兼容,由此节约的人力、财力、物力是不可估量的。

4.7  用新发展理念消除台风和飓风对交通安全的威胁

台风和飓风对交通、尤其是海空交通的威胁极大。按照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思路,我们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供参考。

在水桶里用木棍搅动,慢慢产生旋涡。这时候,如果我们丢进一块木板,旋涡就会马上消失。因此,如果我们精准地把一枚导弹打到台风或飓风的中心,台风和飓风很可能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4.8  用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公交分担率

广泛设置“公交乘行简易问询器”即可达此目的。一些城市虽然公交发达,但公交分担率总是上不去,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外地和本地人都不明了,从自己所在的位置到要去的地方应该到哪里、乘坐哪一路公交、又在哪里下车或换乘。虽然,一些城市设置了一些“智能公交站”或“公交查询屏”,但或因价钱昂贵而导致设置数量有限,或因操作不便、显示的信息不精准从而造成作用非常有限。这就迫使出行人自驾车或打出租车,不仅造成车流量大增,还影响城市的形象。而我们推荐的“公交乘行简易问询器”,是一个100 cm×25 cm×25 cm的长方体,顶部有一个按钮和一个隐藏的通话器。行人只要一摁按钮,就会有专门的服务人员解决出行人有关乘坐公交车的问题。该装置建造成本极低,因此可以大范围、高密度地设置。在一个城市遍布2000个交乘行简易问询器,造价不超过¥400万,将大大提高公交分担率。

 4.9  用发展新理念助力物流发展

物流发展,需要政府组织和物流企业、运输企业的密切配合。有些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因园区和物流企业分散造成交通拥堵的状况。这种状态,可以通过“交通数字化”解决。即政府建立平台,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5G通讯等高新技术,统一调度和运营,使得整个城市物流的运行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进行,变无序为有序,解决由无序造成的交通拥堵。

物流牵涉到户主、运输方等方方面面,非常容易产生纠纷。解决这些纠纷由于取证、追溯都很不容易,所以不容易得到圆满地解决,更为一些恶意经营的人钻了空子。

用新发展理念助力物流发展,可在政府设置的专业机构指导下采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无法抹去也无法更改的账本”。既然有这样的账本存在,自然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政府不能缺位。政府是园区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政府必须设置专门的机构进驻物流园区中心。该机构不仅负责货运信息的及时发布,而且所有进园区的物流企业和运输企业、运输个人的信息全部都在政府的掌握中。最关键的是运输业户和物流企业达成运输协议后,都必须到该机构所设置的柜台鉴证、盖章。政府盖的这个章,被大家称为“放心章”。“放心章”不仅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和运输业户到这里来进行放心的物流活动,活跃了本地的物流,也使本地生产企业因为通过车辆捎回头货而节省大量运输费用。最重要的是:政府主管部门(例如交通局),据此可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区物流的真实动态,从而为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了基础;为行业管理、施政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图片4.jpg

图4 政府管理部门驻物流中心负责信息发布和合同签证机构


5  结论

5.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新时代交通发展的必要之路。

5.2“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是交通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二十大精神最简洁、最鲜明的战斗口号。

5.3新发展理念的“十字方针”对交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5.4《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是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为指南。

5.5本文提出了用新发展理念统领交通创新发展的三大关键工程和22 条可以操作的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