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实施“运河穿黄”工程
以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山东省九届政协常委 省交科院规划研究中心技术顾问 研究员
摘要:本文从简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展开,点明“运河穿黄”工程是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关键集束,说明山东尽早实施“运河穿黄”工程,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好举措。最后,对“运河穿黄”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做了分析和建议。
毛泽东时代,在国际上采取了“第三世界”战略和当时的两大超级大国相抗衡。正是第三世界的国家群体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也正是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的人多势众镇住了摇摇欲试的“手术式打击”,赢来了和平发展的半个世纪,为我们今天的扬眉吐气争得了时间。
而今习近平时代,习主席继承了中国祖先以“连横”抗“合纵”的致胜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以更为规模恢、宏波澜壮阔的“一带一路”战略,对抗以美日为首“合纵岛链”扼杀中国战略。该战略不仅有已经获胜的历史经验,而且中俄两强联手优势明显,更有亚欧大陆和中亚诸国这资源丰富、广袤无垠又陆地相连的腹地依托,使我们对胜利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而习主席“一带一路”的神来之笔“建立生命共同体”,更是精彩绝伦,不仅建立起了比第三世界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就连美国、日本原先的盟国,甚至最最亲密的英、法、德等国家也和我们走到了一起。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第说,当今的中国,正通过习主席“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了世界的旗帜。
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还刚刚开始不久,已经出现和必将出现隐患和问题。因此,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节节胜利,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协力。所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群体和部门,都时刻不能忘记立足本岗位,心系“一带一路”战略,时刻思索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和“一带一路”战略联系起来,为促进“一带一路”战略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实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是以实际行动支持 “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因为:
1、运河全线通航使“一带一路”桥头堡港群联成一体
从政府层面,把连云港定位为“一带”的桥头堡。把福建泉州定位为“一路”桥头堡。其实,这既不科学,又不符合实际。就“一带”而言,科学的说法是包含天津、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港、北仑港在内的喇叭形的港群共同组成了“一带”同时又是“一路”的桥头堡;同样,“一路”的桥头堡是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江苏、山东相关港口组成的喇叭形港口群,而且,一旦缅中印通道打通并和现在的加尔各答--鹿特丹通道接上形成又一条“一带”,则该港口群同时也变成了“一带”的桥头堡了。
通过上面对京杭运河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包括杭州到宁波的运河延伸线),不仅把宁波以北,天津以南的东部“一带一路”桥头堡港群全部通过内陆河流连接起来,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东部桥头堡港群,而且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三大国家战略在物理层面也连接了起来。
2、运河全线通航可拓宽“一带一路”的经济腹地
南北向的京杭运河如果实现全线通航,将把东部沿海自宁波以北,天津以南的各大港口全部用内河水运连接起来。这意味着这些港口的经济腹地将和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经济腹地叠加,也就是说必将使这一东部沿海港口群的经济腹地得到拓展。
由上一款的分析论述,已经说明,这一呈喇叭口形状的港口群是“一带一路”东端连接太平洋的桥头堡。因此,运河全线通航也就是“一带一路”的经济腹地得到了拓宽。
除此之外,如果在浙江丽水的瓯江通过在缙云和永康之间开挖一条20余公里的运河,就可使瓯江和京杭运河联通,即京杭运河也可以通过瓯江把温州港也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成为“一带一路”的东段桥头堡,使得“一带一路”的经济腹地进一步得到拓宽。
还有,浙江的京杭运河即将通过三堡船闸和准备建设的九堡船闸连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并通过已经建成的七里泷船闸和兰江、婺江和衢江相连进入江西连接赣江。而广东则有计划让北江北延进入江西连接赣江。此举如果是想,那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真的成了“一带一路”中国端桥头堡港口群所有港口的连接纽带了,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一带一路”的经济腹地。
3、运河全线通航可促进“一带一路”北极航线的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北冰洋冰冻期变短,冰封线不断北移,一条上海/(俄)纳霍德卡/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阿扬港/巴托姆加运河/吉格达航道/巴塔迈/季特阿雷勒拿河/奥列尼奥克湾/白海城/圣彼得堡/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海上新丝绸之路悄悄地诞生了。
东北亚、西北欧和北美东海岸是世界三大经济发达极,它们是世界物流的源宿中心。三极中任二极间的海运主航线都是全球商贸的重权航线。且前东北亚与西北欧这两个发达极间的海运主航线是:黄海/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北海。但是,如果亚欧间的北冰洋航线凿通,将大大缩短东北亚经济发达极与西北欧经济发达极间主航道的里程。这样一来,不但可节省运输能耗,还可大大缩短在途运输时间。也就是说,此举不仅可节约运输能耗成本,还可大大节约货物在途的资金成本。
2016年4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中国政府将鼓励和帮助本国船舶经过靠近加拿大的北极海域,前往美国东海岸,以替代穿越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实际上,中国交通部海事局在华春莹发言鼓励中国船舶利用北极航道的发言前不久,就发布了356页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交通运输部发言人说:“北极航线一旦完全(包括去欧洲港口的航线一作者注)开通,将直接改变世界海运格局。同时将对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资本流动以及能源开发产生深远影响”。开通北冰洋航线可以使中国方便连横欧洲国家,还可以尽可能绕开美国霸权随时可封闭的马六甲海峡。
这条航线也是英、德、法等欧盟国家重返东亚的新海路。
新航线端点海港是:东端:上海港;西端:圣彼得堡港。当然,他也可以是西端:上海港;东端:加拿大、美国。
1、复航要成功,关键在山东
复航要成功,关键在山东,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京杭运河全线的最高点就在山东济宁的南旺,所以只要山东境内的运河能够通航,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就没问题;其次,是鲁南的季节性水资源十分丰富。据50年来的不完全统计,鲁南的水下泄江苏的量年均超过15亿立方,多的时候超过60亿立方。所以,只要我们规划和设计得当,这些丰富的水源不仅可为京杭大运河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还可以“南水北调”,穿过黄河,自流进入华北和京、津地区。
万事俱备,还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中央的决策。因此,复航要成功,关键在山东,决策在北京。现在需要的是,中央、国务院和交通部,能够把京杭运河全线复航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全力支持山东开展复航工作,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山东解决当前制约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主要“瓶颈”──“运河穿黄工程”。
2、山东的关键在“京杭运河穿黄工程”
毋容置疑,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关键在山东,而山东的关键在“运河穿黄”。因为,黄河两边的京杭运河复航条件都已基本具备,只等如何穿过拦在中间的黄河了。
“运河穿黄工程”,指的是解决京杭运河通过黄河的工程。根据山东有关专家的多年研究,运河穿黄以在黄河底下建设穿黄隧道的方式比较好。目前运河“穿黄”工程的技术与施工问题经过多年、多人的初步研究,证明是完全可行的,没有很大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且条件已经成熟。只要该工程建设成功,华北地区的水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极大地改善,沿河地区的人民大众也将通过京杭运河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的建设走向幸福、和谐、安康的未来。
1、穿黄将使京杭运河和“一带一路”完全联通
“运河穿黄”成功,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就变成现实,中国古老的京杭运河和“一带一路”完全连接相通。由此,在强化了“一带一路”中国桥头堡港群,拓宽了“一带一路”经济腹地的同时,也引来了京杭运河自身的繁荣发展。完全可以预见,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带动和国际大背景的支撑下,京杭运河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把京杭运河山东段建成经济带、文化带、风景带和旅游带。
2、“运河穿黄”将使京杭运河和国家发展战略完全对接
习主席的中国梦,当前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和“海洋经济”等国家战略上。而运河穿黄工程的成功,将使京杭运河和这些国家战略悉数对接,无一例外。他是激活全局的绝顶高招,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所以,山东一定要快做,做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习主席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3、“运河穿黄”可有效改善华北生态环境
运河穿黄不仅可以使京杭运河全线通航,而且可以使黄河以南的地表水流进广袤缺水的华北平原,从而有效改善华北生态环境。
这些水不像引黄的水会造成大量泥沙淤积。这种淤积不仅会使河床抬高,减少耕地良田,而且轻细的黄河泥沙被风卷起会成为沙尘暴,进一步恶化环境。
4、“运河穿黄”可有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
国家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步大棋子,意义深远。城市规划专家很快就会意识到,雄安新区建设最大的隐患是如何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我一直反对长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其理由第一是,北方缺水的时候,长江也缺水,而长江对南水北调用水有明确的基础条件,那就是必须是长江水不低于20000流量;第二,这个水是需要用钱买的,而且价钱不菲。实际调查表明,调水沿线都反映不过需要花钱买,不想用这个水,因为成本太高。第三,调水手续繁琐,制约条件很多。让东线长江水调进雄安新区几乎是极不现实的。而我们深挖微山上级湖,并一直挖到黄河边,将会出现一个几乎是现在上级湖2倍储水量的新湖,用它储存江苏、河南和山东黄河以南洪水季节的地表水,利用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形输送到雄安新区。这既解除黄淮的水患,又解决了运河航运用水,还解决了雄安新区的水问题。同时,可使济宁重新成为“水城”,梁山又有了“八百里”水洼。实属一举五得之举。
5、“运河穿黄”可促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影响力
新旧动能转换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地抛弃旧动能,发现和培植、利用新动能才能推动山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私有经济,让一部人富起来,用物质刺激和和强力推行市场化,确实起到了推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发展到今天,两极分化,分配不公,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等先进文化、思想理念的丧失,大量干部蜕化变质,教改、医改方向性的错误都已经表明当时的旧动能已经成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动能。对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转变。就我们交通而言,原来推动交通发展的动能: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已经变成了阻碍交通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旧动能,必须以发展水运、轨道交通、普通公路、公共航空和管道运输作为新的动能加以培植和发展。
“运河穿黄”工程,可以使得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山东的内河航运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现有综合运输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比例不科学的现状,促进了交通的绿色、环保,促进了山东黄河以北运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繁荣和谐。以实际行动落实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大战略、大工程,促进山东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大大提升了山东在全国和世界的竞争力、影响力。
1、运河沿线人民对运河复航的期盼我们再不能熟视无睹了
虽然运河断航已经20多年,但运河沿线人民对古运河的深厚情感丝毫没有减少。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60年代的平渠风潮(因为引黄水使大面积土地碱化,使农民恨极,几乎把所有的引黄渠全部平掉了),还是在大规模的基建工程中,这里的人民都舍不得触动运河古河道,他们盼望着,有一天古运河上将重现水波荡漾、百舸争流的景象。在笔者沿河实地考察时,经常有人上来询问,是不是要开发古运河了?其情之真,其意之切,溢于言表,令人感动”。
在整治运河的几十年里,多少人涉水跋泥、殚精竭虑、彻夜不寐、运筹帷幄,战天斗地、奋力拼搏。更有一些同志,如枣庄航运局副主任、枣庄“京杭办”主任崔明庆同志带病工作、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次振兴运河研讨会总会有几百篇文章,从全国各地送来,会上,大家献计献策,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次振兴运河的活动,每一项有关振兴运河的工程,都会影响到许多人的利益,有的土地被淹,有的家宅需迁,但大家总是主动承受,默默奉献。京杭运河山东沿线的人民群众,都以自己可能的方式关注着古老运河的新生,对运河沿线的每一点进步都津津乐道,予以肯定。人民,期盼着运河的振兴。
深入调查结果表明,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沿线各县市,如山东段的武成、夏津、临清、冠县、阳谷等县市,虽然这些年来陆路交通也有很大发展,但促进作用不显著,大部分还处在贫穷落后之中。而且由于长期饮用地下深层取上来的高氟水,所以很多人牙齿成黑颜色,而且松动脱落。
这里的人民对过去京杭运河给他们带来的繁荣深铭心中,代代相传、无法忘怀。你只要真是一个以民为本的人,一到这一带调研就不可能不为他们对京杭运河复航期盼之情所动容。确实,历史和现状都昭示我们,这里的物流对运河的依存度相当大,只有京杭运河通航,经济效益才会有大的提升,才能促进这些地区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力量的体现、文明的象征。京杭运河的全线复航,不仅表明中华民族子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气质,同时向世人宣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从这个层面上讲,京杭运河全线复航工程,其意义绝非只是复航,绝非单纯的经济效益所能度量,且不说效益多多,就是没有一点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是必须做的大事。因为,它不是别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工程。山东“人”愿意花100个亿修青岛海湾大桥这样的形象工程,怎么就不愿意化60个亿去重塑远比青岛海湾大桥重要得多、伟大的多的中华民族的形象工程了呢?!
前些年,其实我们有好几次实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机遇。交通部早就规划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的。后来听说要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欣喜若狂,想着和南水北调工程一起搞,既省资金又省人力、物力。可没想到,一等就是20年,而且等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上马,却把航道的主人们、把航道的使命全搁在一边了。而且,以没有运量啊、污染河水啊等种种理由拒绝结合航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亲眼目睹,不少人在这等待中去见马克思,有的人死前曾经给我说过,如果不看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他死不瞑目,结果他们就是不瞑目而死了。我这个当年满怀全线通航理想的青年,如今也已经退休,日暮西山。所以,我切望不要再惶惑和等待了,快快行动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交通发展已经到了注重发展水运的阶段
高速公路发展已经基本就位;铁路这些年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海洋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被领导高度重视,而海洋经济的发展基础就是水运,纵贯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运就是京杭运河。
建设节能减排交通需要大力发展水运。因为,水运是一种运价低、能耗少、运能大的运输方式。以我省济宁南段运河为例,差不多“静悄悄”地在绿荫碧水间就将3000万吨煤炭等物资拖过长江,运到了江、淅、沪一带,运价(成本)不光远低于公路也低于铁路,尤其可贵的是一条370马力拖轮就将拉动近万吨物资,千吨公里耗油只有1.5公斤,只是公路的几十分之一,也低于铁路。同时,建设170公里航道差不多没占用一亩良田,试想这3000万吨物资要用高速公路或铁路来运,那需要多大的动静,要消耗国家多少土地、人力、物资、能源。
重大灾害已经使决策层认识到水运的特殊作用。2008年年初遭遇的雪冻灾害和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汶川地震凸显了水运在面临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独特作用。这个作用不仅被我们的广大的交通人和科研人员所认识,而且也被高层领导所认识。这几年领导决策层对内河运输的高度重视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因此说,交通发展也到了发展水运的时候了。
3、华北严峻的生态形势呼唤京杭运河焕发青春
我国华北地区的沙漠化,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想当年京杭运河两侧栓着许多“葫芦”,就像一串串珍珠,那是“调节湖”,运河水多时,会流到这里贮蓄,运河缺水时,会减缓水面的下降,保证航运。这些“湖”不仅起到了调节京杭运河水源的作用,还起到了呵护华北生态的效果。后来这些“湖”一个个地被填了、毁了,京杭运河也枯了、干了。没有水滋润的华北从此生态日渐恶化。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国家拿出巨资,实施“南水北调”。但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逐渐明白那个“南水北调”有几个致命的问题。第一是,当华北需要水的时候,长江也是水不富裕的时候,所以极易出现无水可掉的情况;第二,工程浩大,调过来的水价钱不菲,还要采取种种措施防止污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年的实践逐步使我们懂得,反自然的举措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现在,我们让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其水主要是来自鲁西南的水。这些水原本是入大清河(即现在的黄河)滋润华北大地的,给那些治黄专家们硬生生地改道流入江淮,结果不仅使华北脱水,而且大大加剧了江淮的灾害,搞的国家只得花100亿的巨资开道引入东海。因此,我们的举措其实是把这些水回归自然,重新让它们承担起滋润华北的功能,既恢复了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的航运,又通过它们改善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这些水没有泥沙,又不要化钱买,而且可以凭借高低差自留到河北、天津、北京。
4、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逐步使认识统一
真理有时候会在少数人手里,但真理终究会被大多数人所认识。记得2001年在省发改委召开的一次关于京杭运河济宁以北段南水北调是否结合航运的讨论会上,当时的水利部门负责人面对我们应该结合航运的意见,几乎完全是不屑一顾的姿态,而今天我们双方已经可以坐在一起真诚面对并讨论了。当然,最令人激动的是2007年山东省政协九届五次大会上以省政协副主席朱铭为首的118位政协委员《开通大运河,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了,该提案被列为本届政协大会的1号提案。
总之,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逐步使认识统一,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主张和呼声已经越来越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同。
5、黄河以南段基本已经全线通航
目前济宁到杭州大约1000公里的通航河段沟通了南北,跨越了三省,联通淮河、长江和长江三角洲的高等级航道网,担负着煤炭、矿建、材料、原油、粮食等大宗物资的运输任务,已经成了我国南北向运输的大动脉。其中,京杭运河山东段济宁以南主航道全部达到三级通航标准,正在运营的台儿庄、万年闸、微山船闸全部达到二级通航标准。
随着航道的发展,航运业业发展神速。仅以山东的济宁市而言,就拥有各类船舶1.1万余艘,从业人员20万人,年完成水路运输货运量4400多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200多亿吨公里。
6、运河穿黄的技术和工艺条件已经具备
京杭运河的船和船队从黄河的上空过河确实有困难,但从地下过应该没有什么大的技术问题,无非就是挖隧道。
黄河底下挖隧道,可以采取盾构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敞口开挖,然后建设高质量的钢筋水泥隧道的方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径10米的双洞跨河调水隧道,已经用盾构法施工打通了。我曾经请教过黄河水文地质方面的专家,他们都说在黄河底下建设隧道没有不能克服的问题。
7、国家具备运河全线通航的财力
不管我们怎么解释,现在国际上已经把我国看成一个经济强国了,说句实在的大实话,现在国家已经具备让京杭运河全线通航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