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我对“京杭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观点

2020-08-05    浏览次数:411    返回列表

我对“京杭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观点

 

一、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因此,文化带的建设必须依附于经济带的建设。京杭运河沿线如果不能建成经济带,文化带的建设只能是无本之木。

二、京杭运河经济带的建设主要依靠京杭运河的水和水上运输的开发。这就是习主席把京杭运河文化称为“流动文化”的真谛。

三、首先是水。山东有大量的汛期淡水,而且南高北低,因此,让运河通过隧道自流把流入江苏的淡水北流到鲁北、河北、京津冀,甚至更远、更需要水的地方,是国家赋予山东的责任,山东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必须抓紧实施京杭运河穿黄工程,为民造福,为国谋利。实践已经证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决策是错误的。现在改正的方向就是新旧动能转换,转变思路,为实现这个目的服务。

四、其次是水运。一方面,发展通航,输送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货物,既分流陆上运输,又生态节能。另一方面,建设水面上空的高速运输通道。即利用运河水域上面的空间,建设密封式的高架高铁。既不影响航运,又不需要征地拆迁。

五、关于穿黄隧道。第一,必须建设,能够建设;第二、功能定位:汛期输水为主,隧道停运;非汛期,通航为主。第三,关于建设方案,可以有多种形式。我倾向于不深埋(河底下5米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工程量,从而节约投资,也减少了建设的难度)。希望黄委的同事能够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打破陈规。至于你们担心黄河水冲刷的问题,可以通过在隧道下建设桥墩的方式,使其变成隧桥加以解决。第四,建议同步规划和建设隧桥上方的过黄桥梁,最好和水下隧桥连成一体。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过黄通道,还能集约资源、节约投资,大幅度提高综合效益。

六、建设穿黄隧道不应影响其他货物过黄的工程建设。譬如,利用东平湖实施平交过黄等。

七、关于运输方案,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譬如,全线通航和分黄河南北两端通航,可以依据各种外部条件灵活采用。

八、沿梁济运河,建设南四湖的“上级湖北拓工程”。既极大地提高山东汛期的储水量,又可上有东平湖,下有梁山湖,重现当年水泊梁山八百里水泊的雄姿,为发展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旅游做足文章。

九、在所有的上述的交通和水利的工程建设中,都要把文化和旅游的因素、符号镶进去。譬如,像深港澳大桥的文化长廊等。

十、总结。文化带建设发展的思路:

1、和经济带建设紧密相连。流动的文化只有在流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否则等于建设一个博物馆,后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2、一定要新旧动能转换,把对淡水从“患”的认识转变成“宝”的珍惜;

3、一定要用习主席的发展新理念统领,敢于创新,善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地建设和发展;

4、对山东来说,一定要明晰在这个问题上,山东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