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东普通公路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广东普通公路服务水平的三个主要途径
-----------许云飞
(一)严控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
严控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可迅速解决普通公路建管养资金困境。鉴于广东目前已经在实施12000公里高速公路规划的尴尬局面,本课题组建议:① 尚未正式开工的立即缓建,待重新审视后决定如何解决;② 已经开工的,积极争取建成国防专用路(全国人大刚刚通过了《国防交通法》),既可提升作为南部沿海前哨国防要地的战备水平;又可节约投资,保证广东省普通公路的养护资金;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割除了以后会不断折磨交通部门资金紧张的“毒瘤”。
(二)成立“广东省普通公路养护中心”
成立“广东省普通公路管养中心”(以下一般简称“中心”)必将壮大广东普通公路的养护队伍。从此,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交通养护队伍必将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以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全新面貌,公平、公正地参加社会市场化竞争,做到分散能养护小路小修保养,集中能应急抢险、客服大险大难,平时散布在全省各地,需要时可以集中调度跨境大兵团作战。充分彰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普通公路养护中的主力军作用。而且,便于提升养护人员的素质和社会地位,有利于广东省普通公路养护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彻底治理普通公路的超载诟病
彻底治理普通公路超载,保障广东普通公路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汽车超载这个问题随着社会治超的深入对普通公路的危害反而日渐增加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超载车走普通公路。目前来看,受害最严重的是县道和一些乡村道。现在已经到了如果再不彻底治理,普通公路将遭灭顶之灾的地步。所以,必须重视之,解决之!汽车超载是人祸,人祸人治一定可以治愈。酒驾的成功治理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因此只要象治理酒驾一样地治超,普通公路的超载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治理、治好。
二、提升广东普通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举措
(一)“节流开源”解决养护资金
1、科学掌控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规模
在《结论篇》3.1节中,本报告已经明确提出“提升广东普通公路服务水平的”第一个途径就是严控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因为,这样可立竿见影、迅速解决广东普通公路建管养的资金困境(当然,控制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解决普通公路养护资金的问题,其意义涉及生态环保,资源、能源的节约,综合运输运输格局和方式的科学布局,保证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等。只是由于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普通公路,所以这里重点突出控制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对解决普通公路养护资金困境的问题)。
经过多种方法的科学测算,本报告认为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合理规模是7600公里左右(详细测算过程见《思考篇》)。按广东省现在的建设规划和速度,可能这个目标今明两年就要达到。因此,立即采取措施,紧急刹车是燃眉之急!
2、创新思维巧解高速公路过度建设的尴尬局面
课题组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提出“严控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这个呐喊,确实已经晚了。这些高速公路项目有的已经开工,有的正准备开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更何况很多已经是箭已发出,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为何广东疯狂建设高速公路竟然没有交通科研人直面提出科学的反对意见?这个问题值得总结、值得深思。但是,现在不是反思和追究责任的时候。面对这个尴尬的局面,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本课题组思之再三,认为唯一正确的思路就是遵循习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十字方针,创新思维,以“新”觅“路”,以巧解难。为此,本课题组提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1) 现在来得及停的,坚决叫停
(2) 实在无法停建的,争取加入国防路序列
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防交通法》,他标志国防交通建设已经从此成了法定大事,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这就为巧解广东高速公路过度发展困局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广东地处南海前沿,广东的交通运输,必须考虑战备和战时需要。我们力争在准备建的高速公路上增加应急机场、火箭和导弹移动发射场等功能,挂上国防公路这个“头衔”,则资金负担可大大减轻。这样,既可以让普通公路的养护资金回归使用以解养护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又可使政府摆脱亏损高速公路这个沉重负担。
(3) 实在无法停建的,融入综合运输通道
新时代的综合交通运输再不能停留在老的认知上了。原先,我们总是把综合交通看成是几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混合物”。现在,新的认识应该是把各种交通方式的内含元素打破,因地制宜地对运输通道、运输枢纽按照“立体、多元、无缝”的原则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而成的“化合物”。譬如城市交通中,高架桥中间两个车道走轻轨,两侧各两个车道走汽车,高架下的地面走BRT,,高架下的地下走地跌,且让轻轨、BRT和地铁的车站无缝衔接;又譬如,高速公路和高铁同时建设,并列而行(如韩国仁川到首尔的交通通道就一边是高速公路,紧挨着的另一边就是轨道交通)。这样的综合交通运输,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十字方针”,做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少破坏了生态环境,协调了几种运输方式,又可以把轨道交通建设节约下来的一块费用拿来弥补挪用的普通公路养护费用。
(4) 实在无法停建的,变通标准降低费用
有一些可以考虑作为连接线、专用线,适当地降低工程标准,以降低造价,减少费用。
3、统筹使用全省普通公路养护资金
养护资金是切块包干使用的。但是,各个地市、县市的经济情况、普通公路的里程、路面状态都大相径庭,所以切块包干的资金紧缺程度,使用效率都会很不一样,个别地方甚至会出现养护资金用不了或者浪费、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全省统筹使用,必然可以大大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真正做到养护资金统筹使用,必须有一支统一的普通公路养护队伍。
4、统一养护队伍发挥潜能拓展养护资金来源
毋庸置疑,交通系统的公路管养队伍与公路的建设发展同步发展,漫长的共同发展岁月,不仅使这支队伍掌握了熟练的养护技术,铸就了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而且和自己建、自己养的公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惜这支队伍在这几年化公为私、化大为小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越来越萎缩了。但是,他们的根还在,他们的中坚还在,他们的传统还在,他们对公路的情感还在。因此,只要我们的政策和思路改变,重新把他们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马上就会迸发出巨大的物资力量。到那个时候,相信他们不仅能养护好普通公路,还能凭借自我养护的丰富经验和大型化、专业化的优势,昂首挺胸挺进社会市场,发挥交通养护队伍潜能,参与社会相关领域的工作,从而增加了贡献,提高了地位,也拓展了资金来源。
5、让“人头费”和“养护费”各就各位
按法理和法规,既然进了国家的事业编制,而且是一类事业单位,工资(或称“人头费”)理应由国家财政拨付。但现在广东不少地市、县市就出现了财政不给一类事业单位发工资,逼着他们挪用普通公路的养护费来发工资的咄咄怪事。因此,必须采取坚决切实措施,让“人头费”和“养护费”各就各位,让金融操作回归到法规的轨道上来。!
(二)成立“广东省普通公路养护中心” 理顺养护体制
1、“中心”的体制和机制
成立“广东省公路养护中心”(可以简称“中心”)的内涵是在全省成立一个普通公路养护的专门机构。该机构属于省公路局,是一个专属部门。其职责就是具体负责全省普通公路的养护。它在各地市和各县市设相应的“中心”,在各乡镇设道班。这些下属机构行政上隶属于公路局(没有公路局的隶属于交通局,没有交通局的隶属于相应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在计划、设施设备、经费和养护工作上以垂直领导为主。这样“中心”就通过下设各级相应部门管理全省的普通公路养护队伍。内部采取企业化管理的机制。平时,各道班各就各位,养护辖地的普通公路,需要时,可以通过各级中心跨境调度,大兵团作战。大型的、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以及高级技术人员,“中心”根据需要可随时调配。“中心”不仅可以统一资质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可以统筹调配养护精英参与抢险救灾,攻坚克难。“中心”还应该经常组织培训班以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也可以自己创办职业学校,专业、定向培养具备熟练技术技能的普通养护专业人才,使广东的普通公路养护真正走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中心”内涵优势必保普通公路养护高效高质
毫无疑问,“中心”具备以下六大优势。
(1) 便于现代化管理、专业化养护;
(2) 便于养护队伍的素质提高和队伍稳定;
(3) 便于参与市场公平、公正竞争;
(4) 便于组织大兵团作业,应急抢险;
(5) 便于大型设施设备的购置和高效使用;
(6) 便于拓展服务领域,开辟创收新渠道。
这六大优势必将保证普通公路的养护能够高效高质,从而大大提升广东省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
(三)“正本、清源、重罚” 治离普通公路超载
1、“正本”:认清治超事关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 汽车超载对普通公路的损害是致命的;
(2) 与超载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占比超过酒驾;
(3) 与超载有关的交通安全事故损失远超酒驾;
(4) 超载造成路桥损坏和隐患引发事故不计其数。
2、“清源”:从源头入手治理汽车超载
(1) 思想源头:树立““超载不除,中国梦难圆””的观念;
(2) 制造源头:生产出只要超载就无法启动的汽车;
(3) 装载源头:使超载车辆无法驶离装货地点;
3、“重罚”:象治理酒驾一样治理超载
(1) “重罚”不是重重罚钱,方可消除群众的误解;
(2) “重罚”是对“一般超载”司机扣分;
(3) “重罚”是对“严重超载”司机吊销执照;
(4) “重罚”是对“特别严重”司机刑事拘留;
(5) “重罚”是对“相关领导”真正追责;
(6) “重罚”是对“相关办事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