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飞 | 赵庆亮 |
山东省九届政协常委 省交科院研究员 | 山东青岛船检局局长 |
摘要:本文提出了黄河复航必将遇到的如何处理现在已经遍布黄河山东段的浮桥问题。同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第一,黄河浮桥必须保留;第二,通航问题设法解决也能够解决。
关键词: 黄河通航;黄河浮桥;既保留浮桥又解决通航的途径、办法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的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进入山东省境内,流经9市、23个县(区),在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入海,全长628公里,全部为天然航道。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航道淤浅未治理,航运就此终止。与此同时,为满足黄河水量减少后两岸渡河需求,1985年6月,垦利县黄河段建成了山东第一座浮桥。此后因浮桥投资少、架设拆解方便快捷、较船舶渡运安全系数高、经济收益明显等优势,因而在黄河山东段迅猛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省已建成通车黄河公路大桥19座,;黄河山东段黄河公路舟桥58座,其中经营性57座(在我省注册54座,在河南注册3座),企业(胜利油田)自用非经营性1座。如今,每10余公里河道上就有一座浮桥。
黄河两岸人口密集、城镇众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两岸的人流、物流发展极为迅速。这些人流、车流中,大约有 %则是通过黄河浮桥过河。因为,他们大都是只有走黄河浮桥才合适,既省时间又省钱。相反,原来走公路大桥的流量却往往因为维修、交通事故等等原因改走浮桥,更有一些流量是因为黄河公路大桥由于种种原因不允许它们通过,对这一些流量而言,黄河浮桥成了他们横渡黄河天堑唯一的通道。总之,现在的黄河浮桥已经成了山东黄河段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突破628公里黄河山东段跨河交通瓶颈,构建起安全、便捷、高效的跨河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山东沿黄滩区百姓共同脱贫致富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山东黄河浮桥管理部门,提出了“黄河浮桥”向“黄河公路舟桥”转型升级的构想,意图通过把山东交通供给侧作为应急属性的“黄河浮桥”转型升级为常态化的“黄河公路舟桥”,使其从原有的“应急过河设施”提升为“山东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山东黄河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山东农村社会经济乃至全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习主席关于保护开发黄河指示的提出,沿黄九省的积极响应,一场让“母亲河”再焕发青春活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毫无疑问,黄河的复航梦也一定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黄河恢复航运,确实是治理黄河的大事、好事。无数事实表明,一条河流的航运发展必将对沿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作用绝不会因为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而消失。关于这点,已经有多篇论文专说,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再赘述。其实,黄河复航所带来的意义主要还不是经济上的,“母亲河”焕发青春,通航复航,其主要的意义就如同美国的自由女神和法国的凯旋门,是政治上、文化上的。所以,作为华夏儿女,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交通和水运工作者,黄河通航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梦。
复航,第一需要水,第二需要通畅的航道。依据以往多年黄河航运的经验,若能保持现在水流,在疏浚航道的基础上,山东段的航运应该是可以的。问题是,如上所述河南和山东段黄河的航道上,目前是浮桥密布,而且已经成了两岸往来的不可或缺的通道。因此,解决黄河众多浮桥和通航之间的矛盾,成了不可回避、必须切实、妥善、稳妥加以解决的问题了。
本文将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谈一点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是不成熟的,我们提出他们的目的是投石问路,是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注意,更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争议。当然,希望最后能够在比较、鉴别中,集思广益,找到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途径,实现黄河复航的美梦。
二、黄河浮桥存在的重要意义
自黄河公路浮桥在山东成功建设以来,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促进我省沿河区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黄河浮桥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1、方便两岸群众出行
截至2019年底,黄河山东段共有承压舟舟桥58座(在我省注册54座,在河南注册3座,企业自用舟桥1座),实现了山东黄河平均每10公里一座浮桥,基本覆盖了沿黄所有县区。黄河浮桥的建设,大大方便了两岸群众的出行。浮桥两岸村庄的群众,农忙季节运输农作物主要依靠浮桥,非营业小型车、春种秋收车辆过河免费。同时,两岸村民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过桥免费。因此,浮桥已成为黄河两岸村民和过往车辆过河首选,对“四好农村路”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据调查统计,2018年,我省注册经营性浮桥营运期间收费车辆日均通行量2200车次,另有超过10%的年费车辆通行,全年通车量超过了4200万车次,极大地方便了两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物资、文化交流。
2、方便快捷地沟通了两岸公路交通网络
黄河浮桥不仅方便两岸群众的出行,而且对保障黄河两岸运输通道,缓解南北交通主干线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黄河公路大桥因为维修、养护或突发事故堵塞的时候,黄河浮桥成为必不可少的应急通道。每年一度的黄河调水调沙、凌汛期,济南泺口浮桥、济齐浮桥、济北浮桥、东郊浮桥、东城浮桥拆除后,黄河公路大桥交通压力明显增加,进城务工、上学人员明显感到不便,济南市区菜价因黄河北济阳等地蔬菜进城数量减少,出现上涨。此外,聊城等地砂石料也会因浮桥拆除涨价。可见,浮桥已不再仅仅是连通黄河两岸的桥梁,更成为惠及两岸民生,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
3、黄河浮桥是黄河公路大桥的重要补充
黄河浮桥还有一个公路大桥不能发挥的作用。那就是,部分超高、超重的超限车辆,先不论是否违规,对那些超限但已经取得合法准运手续的车辆,由于大桥自身的限制,也无法通行。对此,车辆只能绕行。而这种绕行,不仅仅会大大增加运输成本,有时几乎是有钱也无法实现的。这个时候,浮桥的优越性就凸显出来了。由此可知,黄河浮桥具有其他桥梁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4、振兴乡村经济
山东省部分黄河浮桥是由周边村落集资建设、运管、经营,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村民也可以通过分红获得可观的受益,提高了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
5 、在应急救灾时作用独特
浮桥作为一种特殊桥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作用独特。这个大家心知肚明,不赘述。
6、保证国防战备的需要
黄河浮桥具有的国防战备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1)保有数量大,调配便捷。黄河公路舟桥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密集公路路网,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传统的跨黄河大桥,1000余艘各型式承压舟,由于其良好的互换性能,战时可实现快速机动调配。
(2)通载能力强,安全可靠。作为平战结合的舟桥装备,局部强度设计载荷通常不低于轴重14吨,第二代承压舟可满足60军用吨级的轮式、履带式车辆或武器装备战时单向通行,第三代、第四代承压舟则可保障60以上军用吨级的轮式、履带式车辆或武器装备战时双向通行。山东舟桥通常在其上游60-120m范围及下游适当位置依据舟型大小预设4-8t的混凝土锚碇,并用锚链及钢丝绳系固,可有效保障整桥安全。
(3)作业强度低,架设快速。战时,调动有效资源,一座300m左右的舟桥,30人作业可在10小时内架设完毕。
(4)适用工况多,应用范围广。承压舟既能在深水使用又能在浅滩、滩涂使用;既可构建公路舟桥、施工便桥又能构建浮游栈桥;既可作为门桥用拖(推)轮牵引进行槽渡,又可作为小型钻探船和小型起重船的船体及水上作业平台。在河流对河底无冲刷作用的情况下,即便是在急流河段亦可架设,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三、黄河通航的不利条件
必须看到,断航多年的黄河要恢复航运,困难是很大的。
1、客观条件不具备
(1)河道
黄河下游白鹤-高村段属游荡性河段,堤距一般宽度5~10公里,最宽处达24公里,河道中沙洲密布,串沟众多,河势摆动频繁,摆动幅度达5~7公里,水流宽、浅、散、乱,河道条件复杂,很难设置固定航道。高村-陶城铺段为过渡性河段,也存在类似问题,且较上游水量进一步减少,主槽淤积,平均深度小(见图)。陶城铺-利津段为弯曲性河段,主槽相对固定,但水量较上段进一步减少,主槽淤积严重。利津以下为河口段,水量进一步减少,仅维持生态流量和工业用水流量。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远不满足航道建设需求。
(2)水情
以2017年的黄河水情为例。2017年高村站非汛期年径流量仅122亿立方米(相比2016年长江大通站年径流量为10450亿立方米),非汛期平均流量588m³/s,水流量小,且受来水季节性波动、防汛调度、水量调度、上下游引水、水电站发电等多重因素影响,流量不稳定,难以保证正常通航水位,这对通航是致命的问题。有关数据见表1。
表1 2017年黄河干流观测站实测净流量
3、水流条件
黄河下游水流流速、流向、水面比降尚可,但流态紊乱,不利于通航。
4、凌汛
黄河地处北方,每年冬季有凌汛,内蒙、宁夏、山陕段每年凌汛大面积封河无法通航,小浪底投入使用前,下游山东段凌汛封河,小浪底投入使用后山东段汛期以流凌为主,通航条件差。
5、调水调沙
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沙多水少、水沙关系不协调(水沙特征见表2)。为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从2002年起,黄河每年进行调水调沙。每年的调水调沙均给下游航道造成很大的游荡变化,难以保障航道固定。
表2 黄河干流部分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对比
综上所述,黄河通航必须努力解决这些困难,才谈得上来解决和黄河浮桥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依靠黄委和水利专家,所以这里不展开了。
四、解决黄河通航和浮桥之间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一旦上面的问题都获得了解决了。我们认为,也确实有办法解决通航和浮桥之间的矛盾。相信,通过发动群众,开动脑子,通过创新、协调,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本稿提出以下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权当抛砖引玉。
1、途径
解决的途径就是浮桥中间的航道处可方便拆卸,当有船舶需要通过时能够使桥变形让船舶可以通过。而在船舶通过又能再次变形,使车人可以过桥。
这种桥俗称“开合桥”。
所谓“开合桥”,桥梁上部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移动,以利于河中过往船舶通过的一种特殊桥梁。可分为竖旋桥,平旋桥,升降桥和回缩桥。当桥上交通不十分繁忙而河中船舶有少数要求净空很高时,为简短引桥长度,降低造价,可考虑建造开启桥。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开合桥是美国“西西雅图开合桥”,还有如下面两个图所示的俄罗斯——涅瓦河上的开合桥, 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
国内的开合桥,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的是南宋年间建于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康济桥。它最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桥中间,竟然有一段是断开的,用几艘船只连为浮桥,而且还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见图
正如科学家茅以升说:"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的那样,在天津有1888年建成的金华桥,1905年建成、1921年迁至北大关的北大关桥),1906年建成的大红桥,总督衙门前建成的金钢桥,海河上的金汤桥,1923年重建、1927年告竣的由老龙头浮桥改建的万国桥(今解放桥)。
天津的开合桥,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合桥的发展历程。其开合方式有:旋转式、对开式、伸缩式、升降式多种。如金汤桥是旋转式,万国桥为对开式。万国桥的设计当时达世界水平,且造型优美,是天津一座标志性的桥梁建筑。万国桥历经八十个春秋,至今保存完好。
2、方法
(1)活动浮桥。即航道处的一节浮桥可以建成带动力的或不带动力承压舟,需要过船时可以离开原来的位置,等船队过去后,行驶或者由拖轮拖回到原来的位置。如下图示意。不过这种连接方法,还原时定位时比较军困难。因此,必须在活动舟桥和固定舟桥间留出较大的空隙。于是,两侧都需要加活动跳板。
(2)铰链式对接浮桥。这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改进,优点是便于定位。即航道处活动浮桥的一段和舟桥铰接。当船队过来的时候,去掉原有的固定装置后,通过拖船顶拖使它从航道离开,由于铰链使它离开后国定在一侧的舟桥上。等船队过去后,利用拖船顶回原来的位置并固定。由于一侧相对固定,还原时相对比较容易定位,不过跳板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