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抓住机遇,腾飞山东的交通!

2006-03-20    浏览次数:3522    返回列表

抓住机遇,腾飞山东的交通!

 

省八届政协委员 山东省交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  许云飞 写于1994年

 

一、     

   “要想富,先修路。”这实实在在的话语道出了一个颠朴不破的真理:只有交通先行,才能使经济腾飞。

    可以自豪地说:山东的交通、尤其是山东的公路交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应该坦率地承认:山东的交通,就其发展的速度、形式、规模而言,还称不上腾飞。

   不是没有条件!山东独特的地理形状、地质构造、地理位置、交通区位,已经给了我们无与伦比、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是没有机遇!历史赐于我们的几次机遇。因历史的种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当时未能把握。

   事实已经证明:有条件,没有机遇不行!但是有了机遇,不紧紧抓住,还是不行!!

   “丝绸之路”为何兴兴衰衰?“欧亚大陆桥”虽然已喊了多年,为何只是在近几年才真正得以开通?珠江三角洲为什么在近十年中才能经济腾飞?千年来依靠轮渡的上海浦东为何能在这短短的几年内,下修隧道,上架索桥,高楼林立,车辆如梭,真可谓“日新月异”?

   在地理形状、地质构造、地理位置、交通区位都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巨大变化,就是因为在这些地域出现了“机遇”,领导和决策者们又紧紧地抓住了机遇。成事虽然在“天”,谋事毕竟在“人”。

   看今天的齐鲁大地,生机一片!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这里的肥土沃壤。历史的进程把我们裹到了这样的一个时刻:机遇来了!山东交通腾飞的机遇来了!山东经济腾飞的机遇来了!!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有必要冷静自己的头脑,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脚下这块宝地带给我们优越的地利条件;同时从全世界、全中国的视野,看一下当今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地域的有关格局及其它们之间竞争和互补的前景。寻找这种前景给我们山东的交通和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依托“地利”,抓住“天时”,通过正确的发展战略,使山东的交通腾飞!使山东的经济腾飞!

二、山东的“地利“条件

   1、山东的地理形状:

   山东省南北最宽处约420km,东西最宽处约700km,呈菱形。其东部的二条边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成为半岛,这种半岛的形状使山东省有绵长曲折的3121. 95km的海岸线,港湾众多,有许多是天然的不冻港;而西部的二条边深入到我国中部地区,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都有交界,这就使山东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天然出海口。

   2、山东的地质构造:

   山东的地质构造比较古老。鲁东地质区属于单层结构型,鲁西地质区属于双层结构型,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鲁北地质区则有深厚的后期沉积层覆盖。这种地质构造为山东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从种类上看,占全国的60%以上;从储藏量看,有30多种矿产居全国前十位,其中自然硫居第一位,金、金刚石、石油、石墨、菱镁矿、钴等居第2位。

   3、山东的地理位置:

   古往今来的事实表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北纬25°~55°地带一直来是经济活动活跃的地带,山东省位于北纬34°22′52″~38°23′,正处在这个地带的中部。

   本世纪末全世界经济普遍高涨,而环太平洋发展带的东北亚更为突出。东北亚是世界经济的生长极,它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北纬20°~50°地段,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北纬35°~50°地段上是这块大陆上的经济发达极。发达极与生长极不但都是世界经济顶端优势处,而且由于它们之间的相构差异,就产生了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的被实现将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利益和比较利益。极区内产生的巨大聚集效应、乘数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又将强烈地吸引远离极区处,而这些极区对远离处的吸引的实现,只能靠交通运输来完成。山东正处在这种极性效应的强场区。

   从全国讲,山东位于华东沿海省份之列,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之地,内陆省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真可谓黄金地段;与此同时,山东半岛雄踞于黄渤两海之间,回首可瞻京、津,为军事要冲之地;侧目与辽东半岛为邻(最短距离仅123km),隔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国相向,威海与仁川间的海上距离为370km,仅一夜的航程。青岛与日本长崎的距离才920km,只比青岛到上海远200km。

   4、山东的交通区位:

   第一、上述的极性效应的强度急剧增大,导致了这些年来欧亚大陆桥的理论又成了大热门。山东处在欧亚大陆桥的东端位置。同时,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交通线应该向东延伸,因为日本的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板湾、濑户内海)地区,韩国的汉城釜山线区也是世界经济生长极区,因此欧亚大陆桥应该把亚洲这三个最近的极区串成一线。而这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完成威海至韩国仁川间的火车/汽车轮渡,因为汉城与釜山有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而釜山至日本下关的轮渡早已营运,下关有高速铁路、公路,这样不仅把三湾一海两地相连,还可通过津轻海底隧道直达宗谷海峡。 

   第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存在着另一条南北向的洲际交通线。这条交通线的北端是图门江三角洲开发区,正是东北亚世界经济生长极,其南端是澳洲的南端墨尔本,这是澳洲的世界经济发达极。这条南北洲际交通线较理想的路径是图门江三角洲开发区──→沿鸭绿江到辽东半岛──→大连/烟台或者东营铁路轮渡──→经徐洲或郑州汇入郑州←→南宁线──→南宁←→河内←→万象←→曼谷直线──→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线──→经轮渡过棉兰岛、爪哇岛──→澳大利亚达尔文──→墨尔本。这条线将把东北亚、渤海湾、东南亚,新加坡、爪哇生长极和澳洲的发达极联成一线。这条交通线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竭尽全力,近似疯狂地不惜一切代价想打通这条线,就是一个反证。随着图门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开发,泰国生长极的快速发展,实现这条交通线,尤其是北半段的呼声将会高涨。这二条交通线的走向和分布如附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显示出:①  这是两条洲际最长的交通线,而且呈正交状态,从交通区位的理论看,这就是正交的区位经线。因此在其上聚集生产要素的总量最大,信息交流量也最大;②  山东省正处在这两条州际交通线的正交点上。按照交通区位的理论,地域中最长的两条正交,或近似正交的交通线会产生聚集到两条交通线上的生产要素发生再聚集到交点上的现象。生产力在交点上将快速发展,形成经济中心,最后形成地域中心。而地域中心一旦形成,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将带来空前的机会利益,此背景下的社会需求会把两条正交交通线没有覆盖的地域也聚集到地域中心来,以便形成更强大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

   上述2点就是山东的交通区位。

    上述4条则是山东的交通腾飞、经济腾飞的“地利”条件。

 

三、山东发展的“天时”

   1、苏联的瓦解将进一步促进大陆桥运输。历史再一不可能重现联而不独的苏联了,就是独联体也必然是独而不联。这是因为苏联的民族“熵”值太大,且俄罗斯的文化又缺乏兼容性。独而不联,世代冤仇的宗教意识复萌迫使前苏联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要寻找出海口。可是往西南及往西进地中海、红海这条路,由于它们与伊朗、沙特将是一种长期的宗教纷争和抗衡势态,与土耳其则虽同为突厥族,但土耳其现在本身不安定,与伊拉克、伊朗的纠葛愈来愈烈,所以此路难通。往南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入海是从沙皇时代就梦寐以求的,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根就在于此。阿富汗对此一直来耿耿于怀,戒心重重,而且其本身内战不断。总之,几个世纪的猜忌不可能一夜冰释,所以此路也难通。基于上述原因,中亚五国急于打通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蒙古虽然把未来的期望寄托于图门江三角洲出海,但从目前已就位的陆上交通来看,也是从渤海湾出海有利。

   2、中国的国内环境无疑加速了这个进程。上述这些国家共同认识到中国近年来政治安定,经济上改革开放,外交上与东北亚全部国家均有着正式的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宗教与它们各自的文化间有极好的相容性,使之不存在民族心理间的猜忌,为合作铺垫了一种先天性的安全感;中国目前已有较完善的交通网络,缺乏的只是拼网、联网的“接口”工程。

3、从前述两条洲际交通线的位置及交点看,欧亚大陆桥的东端桥头堡显然选择在苏北和山东海岸线才最优。现在国家已选点在连云港。但桥头堡不应只有一个,而应是一群。城市发展史表明:城群化就是城市化,即工业化、现代化的最高形态。只有城群化的城市,才具有顶端优势的发展区位。然而苏北除了连云港附近一段海岸线有建港的地理条件外,其它海岸线不具备与连云港形成互补格局的条件,具备这种条件的港口在山东东南海岸线上。这一个毋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这种既竞争又互补的格局及其前景为山东交通的腾飞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遇,即“天时”。

4、任何世界经济的发达极或生长极地区都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耗用“大户”。东北亚的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泰国,新加坡无一不是如此。其油气主要来自波斯湾,靠巨型油轮运输。由于油轮失事后损失巨大,污染严重,所以各国都在探讨既价廉又污染风险少的运输方式。另外这条运输线还必须穿过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这条长约900公里,最窄处仅37公里的“咽喉”极易“梗塞”。无论何种原因,一旦航行不畅或断航,后果足以震撼世界,所以70年代,日本人就喊出了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是生命线的口号。这就推动他们去寻求备用的运输线。假想如果有一条输油管线,将独联体的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沿新大陆桥用油管送到大陆桥的桥头堡,再转中、大油轮运输,不仅可以使这三个国家收益巨大,东、西方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无一不受益,同时它使得东亚供油供气国家多源化;另外,这种运输方式可靠性大,污染风险少,实是一举数得之谋。此输油管伊朗加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这可以使它摆脱波斯湾出口霍尔木茨海峡被轭喉之痛。这里说的虽然是未来的领域,但是从战略层次上讲,我们在考虑腾飞山东的交通时,必须认识和把握这种机遇。

    5、1992年12月30日,《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海陆通道流优化研究》课题通过了评审。认为该课题研究在“理论和方案研究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课题报告中有二点特别值得我们山东的注意:第一是提出了“实现中国江河三角洲地区的波浪形开发”的战略步骤,并据此认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开发波涛汹涌澎湃之后,现在是到了黄河三角洲开发波涌动的时候了!第二是从全国的经济格局出发,通过研究区域之间的竞争和互补态势,提出了必须建设联接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两大区间的海陆通道和以大连港、东营港为控制点组织列车轮渡为最佳通道的结论。无疑,这对山东交通腾飞和经济腾飞来说又是一个发展机遇。

   6、“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这又是我国经济互补的一个格局。由于铁路运力紧张,这种大运量的周转,主要靠海运来分流和弥补。现在,晋煤往东的出海口,国家选定在河北省黄骅。但与前面所述一样,这种出海口不宜只定一个。我们认为,与黄骅港直线距离大约25公里的滨州套儿河口就是一个很好的互补港口。经专家论证和模型试验其自然条件可以建港,而该市高昂的建港热忱更为难能可贵。现在中央批准立项,省委决定扶持,并准备迅速修建德州─→滨州─→东营─→龙口─→烟台铁路,与之配套。可以预言,随着滨州、东营港口和德烟铁路的建成,鲁北贫困地区的面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千年梦想终将成为现实。

   国内某权威报纸曾在1993年公布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十大工程”,它们是:1)上海浦东新区。2)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3)吉林珲春(图门江三角洲)开发区。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5)南水北调工程。6)京九铁路。7)兰新复线铁路。8)北京丹东国际高速公路。9)北京广州高速公路。10)哈(尔滨)甬(宁波)高速公路。细心的人一定已经发现,这十项中有3,5,6,7,10五项与我们山东有关。而这“有关”就是“机遇”,就是“天时”。

四、抓住机遇使山东的交通腾飞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山东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鲁西南、沂蒙山区和鲁北渤海湾沿岸等仍处于落后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更盼望着我省的经济腾飞,盼望着经济腾飞的基础──交通的发展和腾飞。在为发展和腾飞交通的奋斗大浪潮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令人荡气回肠的壮烈场景。滨州人为了建港,一个星期内就在长达几十公里的土地上,几万人无偿奉献,拆迁了几百户住宅和其它建筑物,硬是修出了一条几十米宽的通港公路路基来。该市建港指挥部的同志们为了迅速取得几千个数据,冒严寒,破冰雪,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风餐露宿,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以详尽的数据和雄辩的论证,使原来持反对和怀疑态度的专家们折服,同意列项建港。在东营,建设东营港已成为160万市民的共同心愿,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纷纷为建港慷慨解囊,截止94年2月25日,已收到捐款100多万元,在众多的捐款者中,还有孩子,3岁的,6岁的,7岁的…,他们将自己的压岁钱献给了港口建设。只有5岁的张静向“奉献箱”投下钱后,天真地回答工作人员说:“建成大海港,会有好多的大轮船”。

    天时、地利、人和!!!

  贻误战机,怎对得起我们脚下的一片热土?怎对得起这片热土上前仆后继的祖先和渴望步入小康的父老乡亲?更如何向我们的后辈交代?!

    愿9000万山东人抖搜精神,团结一致。少一点自我,多一些奉献,为我省的交通腾飞、经济腾飞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愿我们的领导和决策者们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坦荡胸怀和勤劳本色,以权谋公,做先锋战士,作人民公仆,无私无畏。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只有无畏才能禁、顶不正之风,才有开拓,才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摸着石头过河”,披荆斩辣,开凿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来!

   “位卑未敢忘报国”,笔者在此也斗胆提出几点有关腾飞山东交通的看法和建议, 以供大家鉴赏,也供领导们参考。

    1、抓住修建京九铁路的契机,迅速修建德烟、济邯、胶石、威桃和枣临铁路,使我省铁路形成三纵三横(京九、津浦、烟石三纵,德烟、馆胶、菏石三横)的基础框架,并争取修建石连(石臼-连云港)铁路,以保证大宗过境物资的畅通,使我省真正成为大交通的枢纽和桥头堡。

    2、公路建设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重点发展高速公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各有优势,应该鼓励形成铁、公两种运输方式互相竞争又互相弥补的格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发展以后形成合理分流。

    3、振兴海上山东。国际进出口货物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海洋意识”在炎黄子孙的血管里激荡,充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是人类进步的大势所趋。依陆傍海的山东、半岛形状的山东、港湾条件优良的山东,其交通腾飞、经济腾飞与海洋运输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其带来的机会利益不可估量。所以“振兴海上山东”的口号确有抓纲举目之效。笔者认为,从交通的角度审视,振兴海上山东是否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在重点发展青岛、石臼、烟台三大港的同时,支持和扶持各地方港口的发展,不仅在财政上给以支持,还必须在发展的规模、方向、集疏方式、纵深布局等问题上给以具体指导,以保证我省的港口以大、中、小并举,综合性港口和专用港口结合的方式立体地滚动推进。第二在开通烟连(烟台-大连)线、蓬旅(蓬莱-旅顺)线、东旅(东营-旅顺)线滚装运输的同时,要大踏步、大气魄地开辟烟韩(烟台-南朝鲜)、青韩(青岛-南朝鲜)、威韩(威海-南朝鲜)的国际滚装运输,迅速启动烟台-大连、威海-南韩仁川之间铁路轮渡的前期工作。第三尽快发展海上运输队伍。国家全面开放的航运市场政策,势必促成全民办航运的态势。对此,我们应鼓励发展、鼓励竞争,尤其鼓励外资、合资、地方的运输船队加速发展,以便迅速疏通海上通道,增加管理费用的收入,提高运输队伍的技术素质。相信通过公平竞争,会逐步地优胜劣汰,分化组合,形成集团的、专业的,中央和地方、集体和个人、国内和国外相结合运输队伍。

   4、修建几项与上述我省交通主框架配套的跨世纪工程。如青黄隧道(青岛-黄岛),济南铁路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威海国际铁路轮渡编组枢纽等。

5、在资金的筹集上,要坚持“自力更生,以我为主”的方针!

——这里的“自力更生”,绝非是掏本省9000万同胞的口袋的意思,而是说不要把希望放在中央拨款上。对中央,我们主要是要政策。例如上海,据笔者不完全了解,年创利润大约185 亿,但真正可以用来投资基本建设的资金只有20个亿。这只够修一条杨浦大桥。这就是说上海一年如果要修一条杨浦大桥,别的建设就什么也甭干了。那里还谈得上大干快上,改变面貌呢?然而上海的领导把这20个亿拿来作贴息用,如此一来,20个亿就变成了200 个亿。于是乎,92年和93年的上海,大小工程遍地开花,全市面貌日新月异。其建设项目之多,建设速度之快,建设规模之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深圳和珠海。上海人自豪地说:五年,五年后你们再来上海,准让你们吓一大跳!这是什么?这就是“艺术”,筹钱的“艺术”。

    ——这里的“以我为主”也绝非不要外援之意。国外有那么多的企业家、资本家,却不说爱国侨胞支援家乡建设的权权之心,就是对那些纯为了赚钱而来的大款们,我们也应敞开胸怀,欢迎他们。现在有这样一些同志,怀疑现在的改革开放,担忧如此这般,我国是否又会变成“租界”、“殖民地”?这实在是一种糊涂的、有害的、必须予以澄清的观点。现在外国人跑到中国来投资,建工程、办工厂、开商场,挣钱可以,但无法无天不行!我们强大的国家巍然屹立,我们强大的军队严陈以待,你要违法乱纪,我们就要依法惩处。试问,这怎么能叫“殖民地”,怎么能叫“租界”呢?!

——国家计委交通司就九十年代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基本设想中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在继续积极吸引外资的同时,鼓励外商独资或合资建码头、公路、大挢、隧道、铁路和改造铁路工业,合资建厂生产运输设备。除航管系统外,民航机场也可吸收外资合资或独资建设。

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腾飞“,是生产力获得巨大解放的结果。山东的权威报刊几次醒目地报导了我省在外省招聘人才的消息。广招人才,任人唯贤是大好事,难能可贵并值得我们为之欢呼!

    然而,另一些资料却使我们心情沉重。据笔者的乐观估计,山东全省科技人才真正用起来的不到30%;而正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能发挥50%作用的恐怕也不到30%。这就意味着,我省科技人员实际才能的发挥率低于15%。这是影响我省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本文不想探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状态也绝非易事。但我想只要我省的领导能在招引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我省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就能使我省的“第一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而解放了的“第一生产力”又会引发其它生产力解放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我们山东的交通、经济在高的起点上起动,腾飞!  

五、     

  正当笔者准备结束此文时,从《济南日报》1994年3月2日的第五版中见到了青岛保税区已经打通中亚五国经新疆阿拉山口至青岛的过境贸易通道,使青岛超前于上海、天津和连云港,成为中亚于东亚之间路桥贸易的桥头堡的消息,一股激情立即在胸中回荡。不用讳言,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如资金短缺,如历史包袱太重,如管理水平太低,等等。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等待观望,是没有用处的。回顾历史,我们曾失去过许多宝贵机会,面对那些后来居上的竞争对手,不能不扼腕叹息。但我们坚信,这种历史决不会重演。既然山东有那么好的地利、天时、人和,既然山东有那么大的发展潜力,那就让我们紧紧抓这二十世纪的最后一次机遇,共同努力,引来我省交通的腾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