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2006-03-20    浏览次数:1889    返回列表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恢复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的航运

 

方修泮

许云飞

山东省港航局,山东 济南 250014

山的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31

 

      要:通过对南水北调和济东运河现状的描述,调水和航运关系的分析,得出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恢复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航运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

    词:南水北调 京杭运河山东段

中国分类号:

 

1 南水北调山东段概况

随着北方国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的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京、津、冀、鲁地区和淮河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和连年发生的严重干旱缺水,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问题再次受到中国最高层领导的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加紧南水北调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从此,南水北调工作步伐加快。200111月水利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审查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确定东线工程2002年开工建设。总的建设规模和指导思想是“先通后畅,分期实施,逐步扩大调水规模”,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分期安排实施。

2002年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抽江水500m3/s,过黄河50m3/s,送山东半岛50m3/s,供水目标以黄河以南和山东半岛供水为主,同时建成穿黄隧洞向鲁北供水,并具备向天津、河北东部应急输水的条件。工程建设期七年,分二个阶段,前三年,即2002年至2004年基本实现“通”;后四年,即2005年至2008年进行配套完善。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抽江水600m3/s,送山东半岛50m3/s,过黄河100m3/s,向北延伸实现向天津和河北东部供水,同时视需要向农业和生态补水。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相衔接,拟从2009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期工程,第三期工程进一步扩大规模,抽江水800m3/s,送山东半岛90m3/s,过黄河200m3/s,送天津100m3/s,基本满足供水区2030年的水资源的配置需要。

南水北调东线规划线路,南四湖以北济宁至东平湖,从湖口向北利用梁济运河输水到柳长河,在长沟邓楼建二座泵站抽水入东平湖新湖区,从柳长河输水北送到八里湾,再由泵站抽水入东平湖老湖区。输水线全长78.4公里,输水线路与规划的东平湖至济宁航道一致。

2 济东运河概况

东平湖至济宁航道(以下称东济运河)是梁济运河(梁山至济宁)的一部分,北连东平湖,南与南四湖相通,连接黄淮两大水系,是排水、排涝、泄洪和发展航运的重要河道,是国家规划的水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建国后为恢复京杭运河水运,减轻南北铁路干线运输压力,交通部门对该段航道按通航100吨级驳船的六级航道进行整治。到60年代末,修建了郭楼通航枢纽、入黄船闸和八里湾引水闸,并疏浚全段航道,可通航100吨级驳船,基本达到了六级航道标准,后因航道无水源补给,引黄淤积和跨河建临时生产桥等原因,被迫断航。

3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恢复济东运河航运

七十年代末,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国家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后,我省结合南水调东线提出了《山东段航运发展规划》报告。这个规划报告为我省京杭运河建设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根据全国水运主通道“一纵三横”的规划要求,在交通部的支持下,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并经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东济运河为通航2000吨级船舶的二级航道标准。因此,南水北调东线的实施为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段北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虽提出了“东线工程除调水北送任务,还兼有防洪、除涝、航运等综合效益,亦有利于我国重要历史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但在具体规划方案中,仅考虑了济宁以南段航运发展的需要,未能考虑济宁以北段的通航问题。这不符合充分开发水资源,发展内河航道,建设水运大通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因此,我们要求在规划中应增加航运的内容并在设计中予以落实,一期工程可先考虑通航到东平湖。此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点:

    3·1 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党中央早在1955年就提出水利建设应同工业、农业、交通密切结合,通盘考虑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的需要。1988年国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又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明确载入了我国的法律。航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一部分,航运是借水行舟,用水而不耗水。其运输特点是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能耗省。这些优越的特点已被发达国家所证实。然而要发挥这种水运的优越性最基本的条件,就必须进行航道的开发建设。从水利方面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主要解决北方黄河以南和山东半岛用水问题。而输水线路恰恰和规划的京杭运河航道走的线路相同,这就为通航河道提供了水源保证。因此在国家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同时,也使国家水运主通道向北延伸80公里,使京杭运河黄河以南到杭州段全线贯通,同时也为京杭运河向黄河以北延伸创造了条件。

    3·2  有利于资源开发,促进南北物资交流

    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腹地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有70余种,以煤炭为主,其次为石灰石和砂资源。

    据调查,腹地煤炭约百亿吨,根据煤炭部门“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将建设开采,梁宝寺、龙图、郭屯、赵楼、郓城、万福、宋山煤矿总能力2500多万吨,矿井距运河一般 6-25公里。近几年,煤炭开采生产基地也发生一些变化。徐州煤矿由于安全生产问题,关闭了一些设备差、技术落后的小型煤矿。另加上煤储量减少,产量逐年下降,枣庄煤田经长期开采储量已近枯竭,今后煤炭开采生产逐步移到济宁以北,梁济运河两岸。因此,济东运河腹地将成为重要能源基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煤炭生产除满足产地需要外,相当一部分要运往江、浙、沪一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及东南沿海省市经济发达,一次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炭资源贫乏,每年都需要从我国西部和北部调入大量煤炭。从运输方式看,采用公路运输对于大宗低价位货物的中长途运输既不经济也不合理,铁路运输虽然适合中、长距离运输,但京沪铁路能力饱和,最大货运密度段煤炭运量占65%;京九铁路能力目前虽尚有富裕,但主要承担赣、闽、粤内陆煤炭需求的运输;海上运输虽然运量大,但距离长、中转环节多,费用亦高。例如,从日照港装船到长江至镇江谏壁运距比京杭运河装船至谏壁多736公里,到南通天生港距离多466公里。所以,利用京杭运河往江、浙、沪一带输煤可以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优势,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除此之外,腹地内黄沙、石灰石得天独厚,仅东平湖黄砂储量就达1亿吨,且砂质好,含泥量低,颗粒均匀,长江下游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黄砂的销售市场,该地区所需黄砂主要来自湖北省、黄岗、浠巴河、也有来自长江下游开采河道矿。国家为保护长江堤防,严禁在江中采矿,今后长江下游所需黄砂主要来自巴河地区,由于需求量大,巴河沙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为东平黄砂进入市场提供了良机,据测算老湖镇至镇江620公里比上巴河至镇江近约80公里。腹地内的石灰石储量也非常可观,储量达6亿多吨,仅环东平湖就达417亿吨,石灰石不仅是生产水泥工业的原料,而且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长江下游水泥厂所需石灰石主要来自安徽繁昌、贵池、铜官山和苏北郅县,现安徽省水泥厂生产规模扩大,石灰石需求量增加,出省石灰石将有所下降。近几年江苏省苏北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禁止开山采石,今后长江下游沿岸和江南所需石灰石及建筑材料从山东经京杭运河运输将会不断增加。

    3·3  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我省京杭运河沿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著名的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主要风景区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曲阜“三孔”,台儿庄大战遗址,微山湖风景旅游区,以水泊梁山为代表的《水浒》旅游区等,其中:东平湖东岸的白佛山石窟造像已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这些风景区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海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游览,京杭运河东平湖到济宁段实施后将沿线旅游景观有机的串联起来,构成多姿多采的风景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的建设复航将使京杭大运河这条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走廊再展现现代经济的繁荣。

3·4  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东平湖水位将被提高,部分农田淹没,部分渔民和农民迁移,使国家和当地政府造成更大的困难和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东济运河实施后可以发展航运,使历史上东平湖的航运再度兴起,促使湖区产业结构调整。使当地的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调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复航后不仅会带动和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国家主通道完善,为北煤南运创造条件,而且会促进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济东运河沿线和东平湖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此以外,还为广大腹地带来信息流、技术流,带来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为这些地区的经济滕飞创造有利的条件。

 4  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

     南水北调调水工程从南四湖到东平湖段输水线路长78.4公里。输水河道宽度为55m170m之间,水深2m3.5m之间,其中水深3m3.5m52公里,水深2m2.5m26公里。而通航1000T级驳船的三级航道,航道水深3m,宽度50m,所以现有规划的输水河道只需对个别河段浚深0.5m1.0m,土方十几万方就可满足三级航道的标准,而且不需征地和拆迁。这与其它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建设想比,可节省大片土地和巨额资金。因此,整治河流必须贯彻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兼顾协调各方面的功能和利益,河流的综合开发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利的调水与航运是完全能结合起来的,主要是相互借助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若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沿线进行渠化,航道工程根据规划远期按二级,即航道底宽70米,水深4米,通航保证率98%,通航净宽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7米。近期结合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按三级航道实施,即航道底宽50米,水深3米,通航保证率95%,通航净空在设计最高水位以上7米。结合调水泵站建设长沟、邓楼、八里湾三座二级船闸。考虑到国家对京杭运河的长远规划,船闸和永久性建筑物桥梁等按二级标准建设。再建设虎庄、梁山、梁宝寺、东平等港口,能力1300万吨。工程计划与南水北调工程衔接,200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投产。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是继我国三峡工程之后,又一项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重大工程。作为山东省是调水工程的受益者,因此,必须抓住这次机遇,把调水工程和航运密切的结合起来,争取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发挥效益。当前南水北调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经过20多年规划研究,南水北调的各种条件已基本成熟。一但实施速度也将很快。作为航运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却是刚刚开始,因此,必须抓紧开展各种工作。要注意和水利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并得到支持,争取早日列入国家计划;要消除对于调水结合通航的偏见,要注意纠正“航运会污染水质”的错误倾向。必须清楚航运给运河水带来的污染和工业污染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的,相反,由于航运会加强河水的流动,所以,对运河水的防腐是利多弊少。然而一旦阻止航运的发展,就会从根本上延缓沿河商贸带和经济带的形成,阻滞区域的发展和进步。国际上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苏联的伏尔加河,西欧的莱茵河,法国的罗讷河等现代化内河水系,无一不是大力发展航运并大受其益的,也没有一个河系因为航运污染而不让航运发展的。总之,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眼光出发,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恢复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的航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