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东半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摘 要:把胶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所属区域建成全国区域经济中极具活力的地区,并以此带动山东全省的经济腾飞,是山东省委、省府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这一重大决策中,首先要搞好胶东半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对胶东半岛交通区位的分析,人口、经济总量和交通需求的预测、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总体构想了胶东半岛的综合交通,并就胶东半岛交通基础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胶东半岛 交通区位 战略研究 综合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胶东半岛具有国际综合运输中心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
作为国际综合运输中心枢纽,必要条件是该位置必须是二条以上国际交通区位线的交点,充分条件则是在该点具备交通运输方式的转换。而中心枢纽的重要度则处决于相交交通区位线的级别和重要程度。
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处东北亚,是世界经济的生长极,欧洲鹿特丹一带则是经济发达极。由于它们之间的相构差异,就产生了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将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利益和比较利益,这些利益只能通过交通运输来取得。正是因为这,这些年来欧亚大陆桥及其沿线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山东,正处在这条欧亚新大陆桥的东端位置。发展趋势表明这条欧亚新大陆桥交通线将向东延伸。因为日本的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板湾、濑户内海)地区,韩国的汉城釜山线区也是世界经济生长极区,因此欧亚大陆桥应该把亚洲这三个最近的极区串成一线。由于汉城、仁川与釜山有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而釜山至日本下关的轮渡早已营运,下关有高速铁路、公路。因此,只要威海到韩国仁川间的火车/汽车轮渡开通,这条大陆桥将不仅把三湾一海两地相连,还可通过津轻海底隧道直达宗谷海峡。
还有另一条南北向的洲际交通线通过山东和胶东半岛。这条交通线的北端是图门江三角洲开发区,是东北亚世界经济生长极,其南端是澳洲的墨尔本,是世界经济发达极。这条南北洲际交通线较理想的路径是图门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大连/烟台铁路轮渡─→徐洲(或郑州)─→南宁─→河内─→万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棉兰岛、爪哇岛─→澳大利亚达尔文─→墨尔本。这条线将把东北亚、渤海湾、东南亚,新加坡、爪哇生长极和澳洲的发达极联成一线。这条交通线的重要性可以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和中美联军的殊死搏杀中得到验证。
这是两条洲际最长的交通线,而且呈正交状态,因此在其上聚集生产要素的总量最大,信息交流量也最大。山东省的胶东半岛正处在这两条洲际交通线的正交点上。按照交通区位的理论,两条正交的交通线会产生聚集到两条交通线上的生产要素再聚集到交点上的现象。生产力在交点上将快速发展,形成经济中心,最后形成地域中心。而地域中心一旦形成,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将带来空前的机会利益,此背景下的社会需求会把两条正交交通线没有覆盖的地域也聚集到地域中心来,以便形成更强大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同时,这两条国际交通区位线在胶东半岛都存在海、陆、空交通运输方式的转换。所以,山东的胶东半岛具备成为国际综合运输交通中心枢纽的充分必要条件。
2、青岛港区位的改进
⑴使青岛港变成黄海—渤海湾域中的底端港
海湾域“底端港”是指处于海湾湾底位置的的港口,由于“底端港”与湾域内其它任意港口所形成的随机平均运距之和小于湾域内非底端港与湾域其它任意港口间所形成的随机平均运距之和,它可以用较低的运输成本从整个湾域去聚集生产要素和扩散产品。所以,“底端港”具有很好的工业区位,湾域越大,“底端港”所具有的工业区位愈强。显然,黄海—渤海大湾域的“底端港”的工业区位将比较小的渤海湾或黄海湾域“底端港”的工业区位更好。
今日青岛之所以不能成为黄海—渤海这个大海湾域中的底端港口,主要是因为胶东半岛凸出于黄海之中而削蚀了这种区位。因此,从海港区位论的观点强化青岛这种区位的思路是:将胶东半岛变成胶东岛,其方法就是在莱州湾与胶州湾之间开凿一条能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通航能力同等级的运河。
⑵扩大青岛港的经济腹地。
① 建设青岛—邯郸—绥德—银川电气化复线铁路。青岛—银川线是青岛港的一条经济腹地交通区位线。我们若能建设青岛—邯郸—绥德—银川电气化复线铁路,则青岛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地位将得到极大的加强。此线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可吸引蒙古这个内陆国,将青岛港作为其依托的出海港口。
② 建设青岛—临沂—郯城—合肥—武汉电气化复线铁路和高速公路。此线路建设的目的可将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城市圈纳入青岛港经济腹地,即青岛港的经济腹地可向西南拓展至华中地区。此举可改变皖中、苏北地区无东西横向铁路的状态,特别是可大大强化安徽与华中地区的联系。
③ 建设青岛─黄岛间的铁路、公路。此项建设目的是要使青岛变为“胶州湾”市,为此要充分利用胶州湾域的区位优势,将环湾域的城市建成一城市圈。例如日本的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就是充分利用小湾域的区位建成了三个城市圈。三个城圈又联合共同组成了东北亚经济发达极。
④ 建设南水北调东线的南支线工程。青岛欲发展成巨型海港和工商业的巨型城市,就必须彻底解决制约青岛产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解决青岛水资源短缺的思路中从南路由淮阴向青岛输水的成本要比北路低得多,而且还不会出现输水到青岛成强驽之末的困境,提高供水的可靠性。
3、烟台区位的改进
⑴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只有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才能改变烟台的半岛端头劣势。烟台应该充分利用图门江三角洲──澳大利亚这条南北向交通区位线从本市经过的区位优势,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上做足文章。主要是两个通道:
① 烟大轮渡。该工程已经开始实施。② 蓬旅桥隧。由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为首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研究》课题组已经完成了研究报告。报告气势恢宏,深谋远虑,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所推荐的隧道桥方案,新颖可行,富有创新性。可以相信,一旦上述两个通道完成,其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将不可估量。
⑵ 建设八角港。现有的烟台港受条件限制,无法提升,只有建设八角港,并且和龙口港联手运作,才能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目的相符。
⑶ 建设烟台──龙口──黄骅铁路。此路的建成,将打开胶东半岛北面的后方经济腹地,大大改善胶东半岛的交通区位优势。
4、威海区位的改进。
威海区位改进的要害是开通威海──仁川之间的铁路轮渡,改变威海的半岛端头劣势。
要研究和规划胶东半岛的发展,必须首先预测其人口和GDP。按照国家和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胶东半岛必须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预测胶东半岛的人口和GDP值,可得表1和表2的结果。
表1:山东省和胶东半岛人口预测结果表 单位:万人
地区 |
2002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5年 |
2020年 |
山东省 |
9082 |
9300 |
9463 |
9630 |
9714 |
青岛市 |
716 |
732 |
754 |
776 |
797 |
烟台市 |
647 |
658 |
669 |
680 |
690 |
威海市 |
248 |
252 |
256 |
261 |
265 |
半岛三市 |
1611 |
1642 |
1679 |
1717 |
1752 |
半岛占全省(%) |
17.74 |
17.66 |
17.74 |
17.83 |
18.04 |
表2:胶东半岛经济总量(GDP)预测值 单位:亿人民币
|
2002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15年 |
2020年 |
山东省 |
10552 |
14000 |
21000 |
26000 |
42000 |
青岛市 |
1518 |
1976 |
3260 |
5142 |
7990 |
烟台市 |
1115 |
1777 |
2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