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

也谈“我省的高速公路究竟应该发展多少”

2006-03-20    浏览次数:4487    返回列表

也谈“我省的高速公路究竟应该发展多少”

山东省八届政协委员、省交通科研所研究员   许云飞

[摘要] 本文针对山东省统计局88期《统计资料》中刊出的“我省的高速公路究竟应该发展多少”一文中认为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目标太多、发展速度太快、投资效益不好等观点,逐条、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答辩。其结论是2010年建设4000公里高速公路的战略目标是正确的,98、99、2000年我省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是我省人民在省委、省府正确决策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结果。我省高速公路的大建设、大扩展不仅为我省的长远经济发展赢得了先机、打好了基础,而且为抗拒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拉动山东和全国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文中对目前高速公路上车流量较少的原因、我们应持的态度和解决办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近,我看到了我省统计部门有关同志写的“我省的高速公路究竟应该发展多少(以下简称《多少》)”一文,该文对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发展,从战略目标、发展速度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不同看法,由于出自省统计局这一领导决策的关键质询部门,所以在我省上下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浪。我,作为一个交通战线的科研工作者,此时此刻,有必要依据自己的科研成果,针对《多少》一文的观点坦陈我的观点,以求通过讨论统一我们的思想和步调,共同努力,为完成我省2010年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一、          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

1、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对这个问题的确切回答,既不是简单折算就能决定的,也不是一、二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们曾做了长达两年多的研究。其工作量之繁重,计算过程之曲折都一言难尽。最后的结论是:山东高速公路的饱和里程约为4038公里,其发展轨迹如图1所示。


1:山东高速公路发展轨迹图

从图1可知,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期约为1992~2015年,最快发展阶段约在2002年前后这一阶段,估计在2027年开始进入饱和期。

2、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中国公路网现代化研究》课题组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结论是山东实现交通现代化需要修建5600公里高速公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5600公里还不是饱和的高速公路里程,饱和的高速公路里程将比他还要多。

3、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江苏省的规划可以供我们参考。江苏省的面积是10.26万平方公里,2010年的高速公路规划是3500公里。面积密度为:3.411公里/百平方公里;山东的面积是15.67万平方公里,2010年的高速公路规划是4000公里。面积密度为:2.553公里/百平方公里。因此,故且不论江苏内陆河港远超过山东,内陆水运的交通运输分担率要比山东大,因而江苏高速公路里程的面积密度应该比山东少了,就以上述的密度看,山东的高速公路到2010年修4000公里时的密度只有江苏同期的75%

4、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多少》一文引证了发达国家的规划依据。“美国5万人以上的城市均要求通过高速公路;西德5万人以下城市90% 5万人以上城市100%通高速公路,所有居民点至高速公路的距离不超过20-40公里”。据此,得出我省“只要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通过高速,其它离高速公路的距离不超过3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了“的结论。我很赞成这个观点,问题是按这个观点计算我省应该修多少高速公的话,其结论将超过4000公里。因为我详细地计算了在尚不包括德州、聊城、菏泽三个地级市直接连接的情况下,直接连通各个地级市的高速公路是3963公里。所以,若把我省5万人以上小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其里程起码在4500公里以上。

综上所述,我省的高速公路应该发展多少?的答案是40005600公里,而绝非《多少》一文所述的“我省高速公路的最终适度规模不应超过3000公里。

二、如何认识我省近几年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

199819992000三年,我省平均每年建设高速公路551公里,而且20012003年仍将保持这样的势头,争取到2003年达到3000公里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世所罕见。对这一现象,《多少》一文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他“大大超前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而我却认为,这是正确的,它为我省的发展抢得了先机,为我省的入世打下了基础,为拉动我省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何评价高速公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客观事实,是我和《多少》一文的根本分歧所在。

本来,在上一节把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规模问题弄明白后,建设速度问题是不难认识清楚的。因为,战略目标定准后,战术问题可以而且应该依据客观环境、周围态势和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的。臂如打仗,在确定战争的战略目标后,具体的战略部署,哪支部队为主攻,哪支部队为预备,哪支部队打穿插,哪支部队打阻击,诸如此类的战术问题完全应该根据当时的地理天时情况,随机应变、灵活掌握。离开总的战略目标去限定战术的进展速度是毫无意义的。

回顾我省近几年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正是我省省委省府领导抓住国家为了规避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采取积极的金融政策,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民经济的大好时机,适时调整政策,抢抓机遇才取得的。对此,浙江、江苏等省都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毕竟被我们抢了先机。修建相同里程的高速公路,若不从技术的层面看,现在所遇到的困难要远超过前几年,若再往后,这方面的困难还会更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正是现在的山东交通人经过三年的奋力拼搏,虽已疲惫不堪,但仍然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力争在2003年拿下3000公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战略的高度看,这几年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正是我省领导宏观运筹的神来之笔。正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为山东的经济大发展夯实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山东省的形象和面貌,以其特有的雄美姿态赶上迎接我国加入WTO的日子,为山东、也是为中国投资环境的迅速改善作出了贡献。

不可否认,矛盾的两重性决定了事物的两重性,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臂如交通量问题、收费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土地问题,……,等等。但是,正如在一次战争中,决不能因为某支部队担当阻击任务,牺牲惨重,伤亡巨大就埋怨指挥者不该组织这次战役,甚至埋怨战争发展的太快,战果太大一样,我们在为实现山东2015年基本实现代化、2010年山东交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10年高速公路实现4000公里的战略目标过程中,为了枪抓机遇,使高速公路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快了一些就大喊“速度太快、规模过大”吧。

总之,对这几年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现象,我的认识是正常的、合理的,不是坏事,是好事,是大好事。

《多少》一文,为了论证“速度太快、规模过大,已经大大超前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罗列了几点论据。我在下面逐点加以澄清:

观点1、“我省的建设速度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的4.12.23.6倍”,所以我们应该放慢高速公路建设。

如前所述,在高速公路的总规模定准以后,具体的发展过程,因为各自有各自的情况,各省不可能一样。建造速度这几年山东快,后几年就有可能是江苏快、浙江快。而且在进行比较时,有两个因素一定不能忘记:第一是面积,山东的面积是江苏和浙江的1.531.64倍。这对《多少》一文的计算,如加进这个因素,我省的建设速度就分别是江苏、浙江的1.452.20倍,而不是2.23.6倍;第二是这两个省内河水运都比较发达,要承担相当一部分运量,浙江还有大面积的山区,因此,他们两省的高速公路自然可以少修一点。这个折扣再一打,实际的速度差的并不大。

在讨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问题,还有一点必须清楚,那就是我们面对的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有一个时间跨度,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经济效益的显效是滞后的。因此,判断像高速公路这样投资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速度是否适宜,不能用一个23年的时间区段,至少也得5年以上。《多少》一文,不仅选取的时间跨度短,而且特意选取因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比较特殊的3年来强调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规模过大”,是不妥当的。

观点2、“按我省目前的建设速度进行框算,从拥有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至到达适度规模大致也就用7-8年的时间;而世界上的一些高收入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至至到达适度规模大致用15-20年的时间”,“确实是太快了”。

这里的实质是类比问题。为了科学决策,为了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确应该很好的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选一些天时地理和我们都比较接近的国家,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可以作为我们规划发展时参考的东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类比”。作为分析研究者,在进行类比时,头脑里有两点必须保持清醒。第一是类比,主要是看总的发展过程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臂如高速公路的发展,都和生长曲线非常拟合,都有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饱和发展期。因此,我们就可以认为山东的高速公路也将遵循这样的规律。但要具体画出这个曲线,却不是拿几个国家间单比一下就行的。图1的绘出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但是就是这样一张图,也只能是提供一些参考的量值,而绝不能机械地一定要按照他去实施。这也就是要注意的第二点,那就是决不能发达国家用了多少年,我们也得用多少年,否则就是“太快了”。山东省从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今已有8年时间,在这8年里我省高速公路达2052.6公里,完成了饱和里程的一半,显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时间跨度与世界上高收入国家所用时间1520年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退一步讲,就是出现不一致,也不能说发达国家发展高速公路用了多少年,我们也必须多少年,变成形而上学的死教条。这就相当于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把弯路与教训一起接受,若是这样做,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永远也不能缩小了吗?韩国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就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走过欧美国家几十年所走的路程。试问,我们能指责韩国“你发展太快“了吗?!中国的特殊情况是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目前还远未完成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要赶上世界水平,在速度上必须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一个字:“快”。在环境上也必须有自已的特色,那是四个字:“安定团结”。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这几年来党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才能理解我们面对驻外大使馆被炸、交出美国迫降我国的飞机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软”处理做法的良苦用心,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观点3、“一个省份的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应该与其GDP占全国的比重大致相当”。

为了证明这是悖论,大家先看表1

12000年各省市GDP、高速公路占全国比重

省名

高速公路(公里)

高速公路占全国比重(%

GDP占全国比重(%

 

C>0.9

C<1.1

1.5>C>1.1

0.9>C>0.5

C>1.5

C>2

 

 

A

B

C=A/B

 

 

 

 

河北

1480

9.07

5.68

1.60

 

 

河北

 

山西

518

3.18

1.83

1.73

 

 

山西

 

内蒙

 

0.00

1.57

0.00

 

 

 

 

辽宁

1068

6.55